[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7604.4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友田胜宽;高岸敏哉;小林出志;藤井优;寺原洋;土居正人;门田久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陈睆;曹正建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它包括第一表面和和第二表面;第二基板,它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基板具有(a)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面对的第一表面和(b)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多个发光部、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光透射抑制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不透光部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的防反射层,其中,所述光透射抑制层具有透射来自所述多个发光部的对应发光部的光的第一透光部,所述不透光部层具有透射来自所述对应发光部的光的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对应发光部之间。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3月27日、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和瓦片式显示装置”的申请号为201410119655.0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包含多个这样的显示装置的瓦片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装置中,从提高对比度和图像显示质量的观点来看,极其重要的是降低图像显示部的镜面反射率(specular reflectance)。作为用于降低图像显示部的镜面反射率的技术,已知有如下的方法:在图像显示部的表面上形成电介质多层膜的方法,或者在图像显示部的表面上形成防反射膜或低反射膜的方法。此外,例如根据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92666号,在图像显示部的表面上贴附蛾眼膜(moth-eye film)的技术是广泛已知的。
此时,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电介质多层膜、防反射膜和低反射膜中,镜面反射率约为1%,且因此很难说充分地防止了图像显示部的眩光(glare)。此外,在布置有多个显示装置(为简便,下文中称为“显示装置单元”)的瓦片式(tiling-type)显示装置中,当铺设有多个显示装置单元时,难以实现显示装置整体的各图像显示部的表面的高平滑度。此外,如果其中一些显示装置单元例如是倾斜的,则这些显示装置单元的光反射状态与其它显示装置单元的光反射状态不同,且因此这些倾斜的显示装置单元变得醒目。使用蛾眼膜能够实现低的反射率。然而,如果蛾眼膜被污染,那么会产生光反射率的变化。也就是说,蛾眼膜的耐用性低。
此外,尽管取决于显示装置的类型,但如果当显示装置没有显示图像时(也就是说,当显示装置不运行时)在图像显示部中描绘出了图案、图片或文字,那么就能改善显示装置整体上的一种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第一个目的是期望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具有高耐用性且能够实现充分低的反射率的配置和结构。此外,第二个目的是还期望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当该显示装置没有显示图像时就使图案可见等等的配置和结构。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它包括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二基板,它被布置为面对所述第一基板,且被配置为具有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面对的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多个发光部,它们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基板是分离开的。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光透射抑制层,在所述光透射抑制层中与各个所述发光部对应地设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透射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而且,在所述透光部中形成有防反射层。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光透射抑制层,在所述光透射抑制层中与各个发光部对应地设有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透射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且在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侧上形成有不透光部层,在所述不透光部层中与各个所述发光部对应地设有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透射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而且,所述第二透光部的面积比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面积小。另外,所述不透光部层被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侧。然而更确切地说,所述不透光部层可以被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或者可以被形成在所述发光部与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区域中。在下面的说明中也同样如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未经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