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整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8383.2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0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褚柏显;谢邦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庚医疗财团法人林口长庚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06F16/215;G06F1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史瞳;许荣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整合 方法 | ||
一种数据整合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读取一储存多笔第一记录的第一数据库及一储存多笔第二记录的第二数据库,每一笔第一记录包含一第一身分资讯及一第一病史资讯,每一笔第二记录包含一第二身分资讯及一第二病史资讯。(B)产生一相关于所述第一记录及所述第二记录的预定条件。(C)当判断出该第一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一记录的其中至少一者及/或该第二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二记录的其中至少一者符合该预定条件时,根据该其中至少一第一记录及/或该其中至少一第二记录产生一整合病史资讯,该整合病史资讯指示出每一笔符合该预定条件的第一记录及/或第二记录,以利统计及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合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数字数据的数据整合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因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往往需针对相关的并发症一并加以预防。同一种疾病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的机率并不一致,若需评估某一种疾病可能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客观机率,则须搜集该种疾病的病患过往的就诊记录并予以统计、分析。
但是,对于个人、开业不久或者规模较小的诊所而言,其数据库中就诊记录的样本数并不充足,而并不适合用于进行上述的统计及分析。因此,如何辅助样本数不足的诊所进行并发症的相关研究,便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先前技术的不便的数据整合方法。
于是,本发明数据整合方法由一电子装置执行,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读取一第一数据库及一第二数据库,该第一数据库中储存多笔第一记录,每一笔第一记录包含一第一身分资讯及一第一病史资讯,该第二数据库中储存多笔第二记录,每一笔第二记录包含一第二身分资讯及一第二病史资讯。
(B)产生一相关于所述第一记录及所述第二记录的预定条件,该预定条件包含一相关于所述第一身分资讯及所述第二身分资讯的个人基本数据项目。
(C)当判断出该第一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一记录的其中至少一者及/或该第二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二记录的其中至少一者符合该预定条件时,根据符合该预定条件的该其中至少一第一记录及/或该其中至少一第二记录产生一整合病史资讯,该整合病史资讯指示出每一笔符合该预定条件的第一记录及/或第二记录。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在步骤(A)中,每一第一病史资讯及每一第二病史资讯各包含多笔诊断数据,每一诊断数据指示出一种疾病,及对应该种疾病的历史诊断结果。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在步骤(B)中,该预定条件还包含一指示出所述疾病其中一者的欲查询症状项目,在步骤(C)中,该整合病史资讯指示出每一笔符合该预定条件的第一记录及第二记录中对应该欲查询症状项目所指示出的疾病的诊断数据,及至少一与该欲查询症状项目所指示出的疾病存在关联的其他种疾病的诊断数据。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在步骤(A)中,每一第一身分资讯及每一第二身分资讯各包含一性别数据及一年龄数据,在步骤(B)中,该预定条件的个人基本数据项目包含一性别限制及一年龄限制。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数据整合方法还包含一位于步骤(C)之后的步骤(D):以K折交叉验证法验证该整合病史资讯,并产生一验证结果,该验证结果指示出一验证误差值。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该电子装置能将该第一数据库中符合该预定条件的第一记录,以及该第二数据库中符合该预定条件的第二记录整合为该整合病史资讯,以利统计及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方块图,说明用于应用本发明数据整合方法的一实施例的一电子装置、一第一数据库及一第二数据库;及
图2是该实施例的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庚医疗财团法人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未经长庚医疗财团法人林口长庚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