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动车用Al‑Mg‑Si合金型材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8687.9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莫宇飞;宋丰轩;谢尚昇;向晶;周伟;覃珊;赵茂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5 | 分类号: | C22F1/05;C22F1/047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5300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动车 al mg si 合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动车用Al-Mg-Si合金型材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l-Mg-Si合金型材强度适中、容易折弯、焊接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轨道交通列车运行速度快,对材料的性能要求相对较高,其力学性能要求均是按照T6状态要求,而由于挤压型材离线淬火设备较为复杂,且价格昂贵,目前很少有铝型材企业配备挤压型材离线淬火设备,因此,目前工业生产方式一般都是用T5状态代替T6状态,T5状态力学性能虽然一般也能达到T6状态最低要求,但较T6状态平均要低20-30MPa,力学性能的降低会导致列车结构安全性降低。
目前工业化生产普遍采用单级时效工艺,即生产工艺路线一般为:挤压—在线淬火—单级高温人工时效,无法有效的控制该Al-Mg-Si合金时效过程中析出相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因此,在T5状态下固溶不够充分时,无法获得高的强度,从而达不到高速动车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让高速动车用Al-Mg-Si型材强度在T5状态下达到或略高于普通T6水平的型材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动车用Al-Mg-Si合金型材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一)挤压:铸造的铝合金铸锭为Al-Mg-Si合金铸锭,所述Al-Mg-Si合金铸锭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Si:0.4-0.8%,Mg:0.8-1.2%,Cu:0.15-0.4%,Fe≤0.7%,以及含有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元素:Cr ≤0.3%、Mn≤0.15%、Zn≤0.25%、Ti≤0.1%、V≤0.05%、Sc≤0.15%、Ag≤0.2%,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待所述Al-Mg-Si合金铸锭以及模具加热完成,挤压筒到温之后上模进行挤压,挤压速度控制在1-5m/min;
(二)在线淬火:型材淬火区入口温度为480-530℃,通过风冷或者水冷的方式使型材冷却,冷却速度为1-10℃/s;
(三)单级低温人工时效:时效温度为40-70℃,保温时间为4-40h;
(四)冷却停放:低温人工时效后,型材出炉冷却至室温,并停放2-48h;
(五)双级高温人工时效:第一级时效温度为100-150℃,保温时间为2-48h;第二级时效温度为120-200℃,保温时间为1-24h。
优选的是,所述Al-Mg-Si合金铸锭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Si:0.4-0.6%,Mg:0.8-1%,Cu:0.15-0.3%,Fe≤0.6%,以及含有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元素:Cr ≤0.2%、Mn≤0.1%、Zn≤0.2%、Ti≤0.1%、V≤0.05%、Sc≤0.15%、Ag≤0.2%,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是,所述Al-Mg-Si合金铸锭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Si:0.6-0.8%,Mg:1-1.2%,Cu:0.3-0.4%,Fe≤0.6%,以及含有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元素:Cr ≤0.2%、Mn≤0.1%、Zn≤0.2%、Ti≤0.1%、V≤0.05%、Sc≤0.15%、Ag≤0.2%,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是,所述Al-Mg-Si合金铸锭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Si:0.5-0.6%,Mg:0.9-1%,Cu:0.2-0.3%,Fe≤0.7%,以及含有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元素:Cr ≤0.1%、Mn≤0.1%、Zn≤0.2%、Ti≤0.1%、V≤0.05%、Sc≤0.15%、Ag≤0.2%,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是,步骤(一)挤压中,所述Al-Mg-Si合金铸锭加热完成温度为480-520℃,所述模具加热完成温度为490-510℃,所述待挤压筒到温温度为440-460℃。
优选的是,步骤(二)在线淬火中,型材冷却速度为1-5℃/s。
优选的是,步骤(三)单级低温人工时效中,时效温度为55-60℃,保温时间为8-20h。
优选的是,步骤(三)单级低温人工时效中,时效温度为60-70℃,保温时间为8-15h。
优选的是,步骤(五)双级高温人工时效中,第一级时效温度为110-130℃,保温时间为12-22h;第二级时效温度为150-180℃,保温时间为5-10h。
优选的是,步骤(五)双级高温人工时效中,第一级时效温度为130-150℃,保温时间为12-22h;第二级时效温度为180-200℃,保温时间为1-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