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8948.7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尹一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一植 |
主分类号: | B66B13/24 | 分类号: | B66B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框 电梯 转动框 安全装置 方式设置 防夹手 厅门 螺旋弹簧 工作销 门框 推入 可旋转的 控制器 板形状 电梯门 台阶部 支撑 开闭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本发明的电梯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包括:固定框,截面呈“匚”形态,在电梯门的门框与电梯的厅门之间以经由门框的台阶部的整个长度的方式设置;转动框,呈板形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固定框的一端部;工作销,以支撑转动框的后部面的方式设置于固定框,并被螺旋弹簧所支撑,借助转动框的旋转被推入固定框的内侧,并借助螺旋弹簧的弹力向固定框的外部突出;开关,设置在固定框的内部,以在工作销通过转动框的旋转被推入固定框的内侧时启动;以及控制器,与开关相连接,若开关被启动,则使电梯的厅门停止工作或控制电梯的厅门的开闭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具体地,涉及当人的手被夹在电梯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隔时,在减少冲击的同时通过控制门的开闭来防止夹手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电梯门D顺畅地进行开闭动作,门D与门框10之间存在间隔,在层站等待的乘客为了乘坐电梯而将手搭在门表面的情况下,由于没能识别门D的开启,从而在把手搭在门表面的状态下,频发手被夹在门框与门之间的缝隙而受到伤害的事故。尤其,在小孩儿的情况下,因缺乏注意力而经常发生上述夹手的安全事故。
根据韩国公民安全处在2016年2月19日发行的统计资料,在过去的10年间共发生了319件安全事故,因而共产生了365名死伤者,其中死亡人数为91名。其中,在夹手事故的情况下,需要治疗3周以上的重大事故每年发生1件左右,向韩国消费资源申报的轻微事故达到了“2013年的79件”、“2014年的103件”、“2015年的92件”。为了防止这种事故,韩国电梯法将电梯门与门框之间的缝隙基准从以往的10mm加强为5mm。
图1示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以往的装置,其中,1A部分示出被夹手之前的状态,1B部分示出被夹手之后的状态。
如图1的1A部分至1B部分所示,在以往的装置12中,在电梯门向箭头A方向开启的状态下,若手指碰撞侧面的缓冲材料部分,则检测部向箭头B方向移动,从而启动开关来使电梯门停止工作。
在以往的装置的情况下,如图1的1A部分所示,若在开放门的过程中手指碰撞缓冲材料,则即使缓冲材料吸收冲击,也存在使手指受伤的隐患,如图1的1B部分所示,因手指被夹在检测部与门之间而形成受压状态,从而还存在手指被折断的隐患。
并且,随着时间的经过或因未能正确地设置等原因,使电梯门D发生变形。图2为示出这种变形例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因错误地设置电梯门或随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使电梯门D弯曲,从而在中间部分存在门与门框10之间的缝隙逐渐变大的问题。由于乘客的手特别容易接近这种中间部分,且以往的装置12没有调节这种间隔的功能,因而存在如下问题,即,无法防止乘客的手被夹在中间部分等比最初的缝隙更大的缝隙中。
并且,在设置以往的装置之后,若经过时间,则装置因自重而下垂,从而与地面相接触,由此存在发生摩擦的问题。
并且,由于以往的装置需要在电梯内部进行设置和维护维修,因而存在工作人员暴露于危险的环境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发生夹手情况时,通过使与手指相接触的部分旋转来防止手指的受伤,在因电梯门的变形而使门与门框之间的缝隙比规格进一步裂开的情况下,也可调节与门之间的间隔,从而彻底防止夹手事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即使长期使用,也防止下垂,从而防止与地面发生摩擦,并可在走廊进行设置分解的维护维修工作,而并非在井道进行,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一植,未经尹一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9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绳开启式电梯层门开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动扶梯扶手带的清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