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9270.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6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朝国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8/06;C04B38/10;C04B38/08;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40143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的组分为:水泥、矿石粉、粉煤灰和水,还包括以下组分:泡沫材料和粘结剂;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水泥160~280份,矿石粉60~140份,粉煤灰60~180份,水120~210份,泡沫材料110~180份,粘结剂12~25份,起泡剂10~20份,分散剂10~20份。其具有良好且稳定的抗压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稳定抗压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对节能环保与保护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住宅建设的节能工作不断深入,节能标准不断提高,引进开发了许多新型的节能技术和材料,在住宅建筑中大力推广使用。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利废、环保、节能、防火、低廉的新型节能材料,其拥有特殊的多孔结构,优良的保温性能。泡沫混凝土的生产可大量利用粉煤灰、矿渣、石粉等工业废料,减少了废品的排放,可有效改善生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然而,泡沫混凝土普遍存在抗压强度偏低的缺陷,影响了其广泛地应用和推广。
现有申请号为201010264056.X的中国专利(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泡沫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它包括水泥、矿石粉、粉煤灰、水、防水剂、纤维、辅料和发泡剂,该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0.3~4MPa之间;申请号为201210561385.X的中国专利(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泡沫混凝土,它包括外掺料、胶结材料以及化学辅助剂,所述胶结材料包括水泥熟料、氧化钙和骨胶粉,该泡沫混凝土的平均抗压强度为5.2MPa。对比文件1中的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稳定,其中0.3MPa还未达到泡沫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不利于投入施工;对比文件2中的泡沫混凝土虽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但是还没有达到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利于其广泛地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抗压泡沫混凝土,其具有良好且稳定的抗压强度。
一种稳定抗压泡沫混凝土,包括的组分为:水泥、矿石粉、粉煤灰和水,还包括以下组分:泡沫材料和粘结剂;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水泥160~280份,矿石粉60~140份,粉煤灰60~180份,水120~210份,泡沫材料110~180份,粘结剂12~25份,起泡剂10~20份,分散剂10~20份。
所述泡沫材料为石墨、陶瓷材料、烧结泡沫金属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起泡剂为烷基磺酸酯、羟烷基醚磺酸酯,烷基醚磺酸酯,羟烷基醚硫酸酯,α-烯烃磺酸酯,烷基苯磺酸酯,烷基醚硫酸酯,α-烯烃硫酸酯,烷基苯硫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粘结剂为防水粘结剂;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为烯丙基醚酯、烯丙基聚乙二醇、丙烯酰胺、甲基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
所述矿石粉为工业尾矿粉、重钙粉、硅粉,熔渣,火山灰,木胶粉中的至少一种。
还包括煤矸石20~40份。
上述的稳定抗压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再泡沫材料中加入分散剂搅拌均匀,再使用粘结剂将泡沫材料的孔密封,最后晾干,得产物A;
步骤2:将煤矸石破碎、球磨并进行活化处理,得产物B
步骤3:将水泥、矿石粉、粉煤灰和起泡剂放入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后,再倒入步骤1所得的产物A和步骤2所得的产物B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最后加入水进行搅拌均匀,摊铺至施工面,自然流平,待达到强度后,经养护后形成成形的稳定抗压泡沫混凝土。
所述步骤2为采用颚式破碎机对煤矸石进行破碎,然后将破碎后的煤矸石置于球磨机中球磨,得到煤矸石粉;将煤矸石粉置于马弗炉中,在温度为700℃~900℃的条件下保温2h~3h进行活化处理,自然冷却后得到活化后的煤矸石粉即产物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朝国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朝国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