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质边坡生物管道沥水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0569.1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0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刚;郑鑫;王加军;范忠志;宋清霞;杜宝昌;崔琳;韩保平;张玉柱;王丽敏;杨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力刚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161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质 生物 管道 沥水 护坡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质边坡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质边坡生物管道沥水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土质边坡防护是丘陵漫岗地区公路、铁路及水电工程建设重要的附属工程,同时也是对这些设施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的工程,关乎着这些基础工程的安全与使用寿命。一般边坡防护采取土石工程措施和生物工程措施,或者将两者相结合,但生物工程措施更为长久,成本低廉且效果良好,同时兼有绿化美化功效,因此生物工程措施成为土质边坡防护的重要手段而备受推崇。而在边坡较宽、坡度较大或者不规则式边坡(如拐弯处),因天然降水被边坡土壤吸纳,增加了边坡的重力作用,如不能及时排除吸纳的过多水分,容易形成边坡土壤侵蚀,严重者造成边坡剥落、坍塌,影响边坡的寿命及安全性。因此如何沥水减压成为维护土质边坡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质边坡生物管道沥水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土质边坡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效果明显、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沥水减压的结构和具体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质边坡生物管道沥水护坡结构,包括位于土质边坡上的主沟,所述主沟为拱形结构,两端位于坡底,中间位于坡上部;所述主沟内填放有植物枝条,所述植物枝条上覆盖有土壤层。
可选的,还包括沿所述主沟向上或向下延伸的至少一条支沟;所述支沟内填放有植物枝条,所述植物枝条上覆盖有土壤层。
可选的,所述植物枝条同向、有序且等间距的填放在所述主沟与所述支沟内。
可选的,所述植物枝条为灌木柳。
可选的,所述主沟和所述支沟大小相同,沟宽为1.0-1.2m,沟深为1.5-2.0m。
可选的,相邻支沟之间互不交叉且不连通,所述相邻支沟间距为2m-3m。
可选的,沿所述主沟向下延伸的所述支沟在所述土质边坡的坡底设有开口。
可选的,所述植物枝条初始填放高度为1.0-1.5m,所述植物枝条覆盖所述土壤层之后高度为50-60cm。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土质边坡生物管道沥水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挖主沟和支沟,在土质边坡坡面上挖从坡底向坡上呈环形拱状的主沟,沟宽1.0-1.2m,沟深1.5-2.0m,主沟的中间在坡上部,两端在坡底;沿所述主沟分别向上或向下挖至少一条与所述主沟大小相同的支沟;相邻的支沟间距2m-3m,向下的支沟终端在坡底预留出口;
(2)填放植物枝条,在挖好的主沟和支沟内顺向、规范、有序均匀填放灌木柳或其他植物枝条,填放高度1.0-1.5m;
(3)回填土,填放植物枝条后向所述主沟和支沟回填土并压实,平整恢复土质边坡坡面。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土质边坡生物管道沥水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①成本低廉,本发明所用材料为植物枝条,单位价格比土石工程的钢筋、水泥、石头低,而且用量少;
②工艺简单,操作容易,而土石工程则工艺复杂,施工量大、繁琐;
③持久耐用,本发明的植物枝条在边坡下1米以下的土壤内,不容易腐烂,持续时间较长,即使腐烂同样会发挥沥水、排水减压的功效;
④沥水减压持续平稳、效果优良,本发明沥水是通过下渗在坡面下形成管道式持续、平稳沥水、排水,对坡底的排水槽冲刷力小,可明显减弱坡面侵蚀;
⑤清洁环保,外观整洁,本发明所用沥水材料为植物枝条,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铺设于坡下,土质边坡外观平整、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土质边坡生物管道沥水护坡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沟或支沟填放灌木柳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沟或支沟回填土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土质边坡,2为主沟,3为支沟,4为灌木柳,5为土壤层,6为坡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力刚,未经王力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铁铝合金车钩座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装
- 下一篇:空铁列车车顶总成组焊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