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岩塞爆破陀螺分布式药室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0866.6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4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苏加林;王福运;王鹤;高垠;姜殿成;齐志坚;张雨豪;黄远泽;朱奎卫;蔡云波;蔡光哲;刘占军;田伟峰;齐立伟;何国伟;张彦东;刘成浩;马瑀泽;于淼;钟灿文;韩闯;郑希娟;熊玲;王佳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爆破 陀螺 分布式 药室法 | ||
1.一种水下岩塞爆破陀螺分布式药室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一)在岩塞周边按岩塞体尺寸的要求钻预裂孔;
(二)陀螺平面π位置拟定;
(1)以岩塞轴线作为陀螺轴线,假设在岩塞轴线与陀螺平面交点Z处布置一中心药包,计算两个方向抵抗线的比值W’下/W’上,并以此确定中心药包位置,亦即陀螺平面π位置,W’下/W’上在1.1~1.5范围内选取;
(2)岩塞厚度H已知,由H=W’上+W’下,由此确定陀螺平面位置;
(三)陀螺轴线上部药包Z上、下部药包Z下位置与药量计算
(1)为使Z处药包爆破作用对象明确,将Z处药包沿岩塞轴线分为陀螺平面圆上部药包Z上和下部药包Z下,两个药包主要任务是完成岩塞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同时也为其它药包爆破创造临空条件;
(2)分成的上部药包Z上、下部药包Z下,其间距h为岩塞厚度H的1/4~1/3;
(3)上部药包Z上、下部药包Z下的最小抵抗线分别用W上、W下表示,W下/W上在1.1~1.5范围内;
(4)选取爆破作用指数n,n的范围为1.25~2.0;
(5)由鲍列斯可夫药量计算公式:Q=KW3f(n),得上部药包Z上、下部药包Z下两个药包药量计算式分别为:两个药包药量平衡:Q上=Q下,有:经过整理得:W下/W上的计算式(1),
式中:W上、W下——上部药包、下部药包最小抵抗线,单位为m;
n上、n下——上部药包、下部药包的爆破作用指数,按照步骤4)选取;
f(n上)、f(n下)——上部药包、下部药包的爆破指数:
K上、K下——上部药包、下部药包的岩石单位耗药量,统称单耗K,单位为kg/m3;
单耗K通过以下方法选取:
取按下述方法确定的各岩石单位耗药量K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本塞体岩石的单位耗药量K:
①根据岩石级别参照经验公式(2)计算:
K=0.8+0.085N (2)
式中:K——岩石单位耗药量,单位为kg/m3;
N——按16级分级的岩石级别;
②根据岩石的容重按经验公式(3)计算:
式中:K——岩石单位耗药量,单位为kg/m3;
γ——岩石容重,单位为kg/m3;
③通过现场标准抛掷爆破漏斗试验确定;
(四)陀螺平面药包Y1~Ym位置布置与药量计算
(1)在陀螺平面内,相邻陀螺平面药包之间的圆心角θ=360°/m,陀螺平面药包数量m应满足相邻药包之间最小间距要求;
(2)陀螺平面药包的位置应关于过陀螺轴线的铅垂面ω对称布置,
(3)单耗K的计算,取按下述方法确定的各岩石单位耗药量K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本塞体岩石的单位耗药量K:
1)根据岩石级别参照经验公式(2)计算;
2)根据岩石的容重按经验公式(3)计算;
3)通过现场标准抛掷爆破漏斗试验确定,
(4)药包与岩塞侧向边界或预裂面距离ρ,ρ由下式(4)计算:
ρ=Rc+0.7B (4)
式中:B——药室宽度,单位为m,取0.8m;
Rc——压缩圈半径,单位为m,压缩圈半径计算公式(5)如下:
式中:μ——岩石压缩系数,根据岩石等级查有关文献或规范得到;
Δ——炸药密度,根据药包质量和体积即可计算出其密度,单位为kg/m3;
Q——药包药量,单位为kg,药量计算公式(6)如下:
Q=KW3f(n) (6)
式中:Q——药包药量,单位为kg;
K——标准抛掷爆破单位耗药量,单位为kg/m3,其计算方法与步骤(三)的(5)相同;
W——最小抵抗线,单位为m,由设计图纸实际量得;
n——爆破作用指数;
f(n)——爆破作用指数函数,其计算公式(7)如下:
f(n)=0.4+0.6n3 (7)
(5)将公式(7)代入(6)再代入(5)整理后得:
上式μ、K、Δ、n一定时,压缩圈半径Rc仅与最小抵抗线W有关,据此可以初步估算Rc的值,取W=0.45H估算Rc值,以便确定各陀螺平面药包与边线的距离ρ;
(五)陀螺分布式药室布置最终确定
(1)相邻陀螺平面药包间距a计算,水下岩塞爆破条件下,为确保爆通及考虑岩石的夹制作用,相邻陀螺平面药包间距a应采用下式(9)计算:
式中:a——药包间距,单位为m;
Wcp——相邻药包的平均最小抵抗线,单位为m;
f(ncp)——相邻药包的平均爆破作用指数函数;
(2)爆破漏斗破裂范围复核计算,上破裂半径R'和下破裂半径R计算公式(10)、(11)如下:
式中:R'——上爆破漏斗半径,单位为m;
R——下爆破漏斗半径,单位为m;
β——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系数;
(3)漏斗开口应满足设计过流开口要求,开口大小主要由Z上药包决定:
AB应大于满足过流要求的开口;
其中,点A为上破裂半径与坡面交点,点B为下破裂半径与坡面交点,点O为药包中心点,AB为爆破漏斗开口尺寸,M为直线AB上的点,且OM垂直AB,OM的长度等于最小抵抗线W;
(4)药室的布置是一个循环设计过程;
(六)药室和施工通道
1)药室中心应与计算药包中心重合,其尺寸应考虑炸药装填体积;
2)药室开挖及装药施工通道,将陀螺平面与岩塞轴线交点作为分界点,分界点及以上药室共用一个通道,分界点以下共用一个通道,整个岩塞药室分成上部和下部两个施工通道区;
3)施工通道在满足施工条件下,断面尺寸应尽量小,宽度80~100cm,高度120~150cm;
4)为提高爆破效果,轴线上的两个药室Z上、Z下之间不应直接设置通道相连;
5)各药室装药、联网、堵塞、回填、灌浆,之后等强,等强3~5天;
(七)爆破顺序及起爆时间间隔
(1)先起爆预裂孔,预裂孔全部爆破完成之后,再同时起爆陀螺轴线药室中的上部药包Z上、下部药包Z下,起爆完成后,岩塞已经形成上开口和下开口,并初步形成通道和为陀螺平面内药室爆破创造了临空面;
(2)接着按高程从上至下,分段起爆陀螺平面内各药室;
(3)分段起爆时间间隔,分段起爆时间间隔按下式计算:
式中:t——分段时间间隔,单位为s;
A——系数,取0.00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8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