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密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1170.5 | 申请日: | 201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韩柏;马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F11/00 | 分类号: | F28F11/00;F28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填料函式换热器,主要涉及的技术是该形式换热器的密封及泄漏介质的回收,属于工业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填料函式换热器是石油及化工、医药等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其目前所公知的、通常采用的一种密封结构是在浮动管箱端采用整体填料密封,这种密封方式虽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及维修方便、耗材少的优点,但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填料函耐压不高、介质可通过填料函外漏,而且对于从填料函处泄漏的介质没有相应的回收措施,任其排放在设备周围的环境中。因此,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介质容易造成燃烧、爆炸、污染等危险后果;而对于贵重的介质则造成经济上的较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填料函式换热器密封结构在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填料函式换热器的、能够实现二次密封并回收泄漏介质的装置,从而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次密封装置,主要构件包括浮动管箱箱体、填料函座、剖分式卡箍、顶密封环、底密封环、介质回收液导流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浮动管箱箱体与换热管束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填料函座与换热器筒体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浮动管箱箱体外表面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中设置有所述的底密封环;所述的填料函座顶面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中设置有所述的顶密封环;所述的剖分式卡箍具有外圈结构,该剖分式卡箍安装在所述的浮动管箱箱体的凹槽中,并分别与所述的底密封环和所述的顶密封环贴合;所述剖分式卡箍的外圈结构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与所述的介质回收液导流管相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于在安装时剖分式卡箍被压紧在顶密封环和底密封环上,所以在剖分式卡箍的内侧形成了密闭的空间。当换热器工作时传统的填料函密封形成后,由该处外漏的壳程介质则被封闭在上述的密闭空间内,因此便实现了二次密封;同时,介质回收液由上述的介质回收液导流管导入至上述的密闭空间,由于该介质回收液是上述外漏的壳程介质的溶剂,因此泄漏的壳程介质便溶解在该回收液中,亦即泄漏的介质被吸收,从而达到回收泄漏介质的目的。上述的介质回收液导流管有两个,其中一个将介质回收液导入、另一个将介质回收液导出。
本发明的技术进步在于:(1)可大幅减少壳程介质的外漏量;(2)使外漏的介质基本得到回收;(3)使填料函式换热器能够应用于壳程介质压力较高的场合,并对易燃、易爆、有毒和贵重的介质有一定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分式卡箍螺栓连接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代表的含义如下:
1-介质回收液导流管、2-顶密封环、3-剖分式卡箍、4-沉头长螺栓及其螺母、5-填料压盖、6-底密封环、7-填料函座、8-密封填料、9-浮动管箱箱体、10-换热管束、11-剖分式卡箍的外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浮动管箱箱体9与固定连接在换热器筒体端部的填料函座7以及密封填料8、填料压盖5、沉头长螺栓及其螺母4构成了换热器传统的填料函密封,工作时,由于换热管束10与换热器壳体的温差会存在波动,导致浮动管箱箱体9与密封填料8产生相对位移,因此该处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壳程介质泄漏。本发明能够使填料函式换热器实现二次密封,同时使换热器在填料函密封处泄漏的介质得到回收。本发明的主要构件包括浮动管箱箱体9、填料函座7、剖分式卡箍3、顶密封环2、底密封环6、介质回收液导流管1,其中,浮动管箱箱体9与换热管束10的端部固定连接;填料函座7与换热器筒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浮动管箱箱体9外表面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中设置有所述的底密封环6;填料函座7的顶面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中设置有顶密封环2;剖分式卡箍3具有外圈结构,该剖分式卡箍安装在浮动管箱箱体9的凹槽中,并分别与底密封环6和顶密封环2贴合;介质回收液导流管1有两个,其中一个将介质回收液导入、另一个将介质回收液导出;在剖分式卡箍的外圈结构1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该两个通孔分别与上述的两个介质回收液导流管相连接。附图2所示是剖分式卡箍3的螺栓连接关系,该螺栓连接使剖分式卡箍3与底密封环6和顶密封环2产生压紧力,从而紧密贴合在一起。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由于剖分式卡箍3被压紧在顶密封环2和底密封环6上,所以在剖分式卡箍3的内侧形成了密闭的空间,当换热器工作时传统的填料函密封形成后,由该处外漏的壳程介质则被封闭在上述的密闭空间内,因此便实现了二次密封;同时,由介质回收液导流管1导入的介质回收液充满了上述的密闭空间,当使用上述外漏的壳程介质的溶剂作为介质回收液时,泄漏的壳程介质便溶解在该回收液中,亦即泄漏的介质被吸收,从而达到回收泄漏介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11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器的新型扣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循环水过滤器及其制成的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