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桩系统及其充电方法、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1174.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2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升;谢大权;王辉;刘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G07C9/00;G07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213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系统 及其 方法 身份 识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桩系统及其充电方法、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节能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能源领域的电动汽车产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商场酒店等各种公共场所布局充电桩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由于充电桩属于对电进行操作的设备,所以充电安全是充电桩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目前,交流充电桩需要通过手机APP扫码、刷卡或遥控钥匙进行身份识别,而且需要用户连续进行多个操作步骤才能完成身份识别,操作较为复杂,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系统及其充电方法、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充电桩的身份识别操作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充电桩向周围发送唤醒信号,其中,所述唤醒信号携带所述钥匙的身份信息;
所述钥匙接收所述唤醒信号,并验证所述身份信息是否正确;
若是,则向所述充电桩发送认证口令;
所述充电桩接收并验证所述认证口令是否正确;
若是,则通过所述钥匙的身份识别。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充电桩接收并判断所述认证口令是否正确,还包括:
所述充电桩通过所述认证口令的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钥匙之间的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唤醒信号与认证口令属于不同频段的近场无线通讯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当所述钥匙通过身份识别后,所述充电桩或钥匙发出提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钥匙通过三维全向天线接收所述充电桩发送的所述唤醒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包括充电桩和钥匙,所述充电桩包括识别单元和验证单元,所述钥匙包括密钥单元;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向周围发送唤醒信号,其中,所述唤醒信号携带所述钥匙的身份信息;
所述密钥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唤醒信号,并验证所述身份信息是否正确;
若是,则向所述充电桩发送认证口令;
所述验证单元用于接收并验证所述认证口令是否正确;
若是,则通过所述钥匙的身份识别。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充电桩向周围发送唤醒信号,其中,所述唤醒信号携带所述钥匙的身份信息;
所述钥匙接收所述唤醒信号,并验证所述身份信息是否正确;
若是,则向所述充电桩发送认证口令;
所述充电桩接收并验证所述认证口令是否正确;
若是,则通过所述钥匙的身份识别;
所述充电桩接收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信号启动充电流程或停止充电流程。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充电桩接收并判断所述认证口令是否正确,还包括:
所述充电桩通过所述认证口令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钥匙是否进入授权距离。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充电桩接收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信号启动充电流程或停止充电流程,具体为:
当所述钥匙位于所述授权距离内时,所处充电桩接收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信号启动充电流程或停止充电流程。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系统,包括充电桩和钥匙;
充电桩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充电方法对钥匙进行身份识别,以及启动充电流程或停止充电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识别方法中,充电桩向周围发送唤醒信号,其中,唤醒信号携带钥匙的身份信息;钥匙接收唤醒信号,并验证身份信息是否正确;若正确则向充电桩发送认证口令;充电桩接收并认证口令是否正确;若正确则通过钥匙的身份识别。无需对钥匙进行任何操作,即可完成身份验证,且身份验证过程涉及了钥匙对充电桩发送的唤醒信号的验证,以及充电桩对钥匙返回的认证口令的验证,在减少操作步骤的同时,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11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