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1508.7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3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乔明;李路;朱旭晗;宋旭;于亮亮;梁龙飞;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驱动 电路 | ||
1.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硅调光模块、恒流整流模块、功率因素校正模块、滤波模块和电路保护模块,
所述恒流整流模块包括第一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D2)、第二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D3)、第一高压二极管(D4)和第二高压二极管(D5),第一高压二极管(D4)和第二高压二极管(D5)的阳极互连并作为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一高压二极管(D4)的阴极接第一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D2)的阳极并作为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前设置可控硅调光模块,第二高压二极管(D5)的阴极接第二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D3)的阳极并作为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第一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D2)和第二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D3)的阴极互连并作为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包括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二极管(D6)、第二二极管(D7)和第三二极管(D8),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8)的阴极和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的第二直流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6)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D7)的阳极,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6)的阳极和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7)的阴极和第三二极管(D8)的阳极;
所述滤波模块包括接在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第一直流输出端和第二直流输出端之间并联的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
所述电路保护模块包括高分子正温热敏电阻(PPTC)和压敏电阻(Rv),高分子正温热敏电阻(PPTC)的一端接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的第二直流输出端,其另一端通过压敏电阻(Rv)后接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的第一直流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调光模块包括调光电位器(RW)、电阻(R1)、第一电容(C1)、双向触发二极管(D1)和双向可控硅(VS1),
调光电位器(RW)一端与双向可控硅(VS1)的第一阳极连接并作为所述可控硅调光模块的输入端,另一端通过电阻(R1)后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1)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双向可控硅(VS1)的控制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双向可控硅(VS1)的第二阳极并作为所述可控硅调光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为交流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为直流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的特点为:当正向电压大于夹断电压时,其电流保持恒定;当施加反向电压时,器件保持关断,且具有高的耐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D2)、第二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D3)为相同结构的二端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D2)、第二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D3)为不同结构的二端高反向耐压恒流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二极管(D4)和第二高压二极管(D5)为具有相同高反向耐压性能的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二极管(D4)和第二高压二极管(D5)为具有不同高反向耐压性能的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15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