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单元管式蒸汽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2043.7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0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叶亮;刘青松;芮旻;路广遥;周建明;李诚;袁杰;周国丰;赵月扬;杨珏;邵杰;韩万富;郝天才;刘强;沈黎;曹学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G21D1/00;G21D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王少虹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蒸汽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水堆核电站的多单元管式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压水堆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均为倒U型管式蒸汽发生器,其主要包括汽水分离器及干燥器。并且,现有的蒸汽发生器与反应堆压力容器、主泵等主设备皆用主管道连接,整体体积较大,整体布置占用空间大,不适用于如海上等空间受限的布置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于紧凑布置的多单元管式蒸汽发生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单元管式蒸汽发生器,包括密闭的容器主体、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内的套筒、隔板组件和多个换热单元;所述套筒和容器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腔室;所述隔板组件位于所述腔室内,将所述腔室分成相隔绝的上腔和下腔;多个所述换热单元纵向布置在所述套筒内,每一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换热流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换热流道内的换热管;
所述容器主体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接管嘴和第二接管嘴;所述第二接管嘴的进水通道、上腔、套筒内部、换热单元的换热流道、下腔和所述第一接管嘴的出水通道依次连通,形成供一次侧介质通过的一次侧介质通道;
所述容器主体的顶部设有蒸汽腔室,底部设有给水联箱;所述给水联箱、换热单元的换热管内部流道和蒸汽腔室依次连通,形成供二次侧介质通过并与一次侧介质进行热交换的二次侧介质通道。
优选地,所述容器主体包括筒体、连接在所述筒体上端的上管板、密封盖合在所述上管板上的上封头;所述上管板将所述筒体的上端封闭;
所述上封头和上管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蒸汽腔室,并且所述上封头上设有蒸汽出口和人孔。
优选地,所述上管板上对应多个所述换热单元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换热单元的换热管内部流道通过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蒸汽腔室。
优选地,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筒体下端的下封头;所述下封头上设有给水口,所述给水联箱连接在所述给水口内侧,并且通过多个给水管分别连接在多个所述换热单元。
优选地,所述筒体和下封头之间设有环形的支撑键和支撑板;所述支撑键连接在所述筒体或下封头的内壁,所述支撑板配合在所述支撑键上;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管板和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上端设有连通所述套筒内部和上腔的上通口,所述套筒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套筒内部和下腔的下通口。
优选地,每一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套管、设置在所述套管内的所述换热管;所述套管内壁与所述换热管外壁之间形成所述换热流道;所述套管的上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窗口,连通套管内部和套筒内部。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为螺旋盘管。
优选地,所述腔室内通过所述隔板组件还形成有与所述上腔和下腔相隔绝的中腔,所述中腔位于所述上腔和下腔之间;
所述第一接管嘴的进水通道、中腔和所述第二接管嘴的出水通道依次连通,形成一次侧介质回流通过的回水通道。
优选地,所述隔板组件包括上下间隔相对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上腔和下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背的一侧,所述中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管嘴和第一接管嘴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侧面,并且所述第二接管嘴在水平面上高于所述第一接管嘴。
优选地,所述多单元管式蒸汽发生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管嘴上的第一套管,和/或连接在所述第二接管嘴的第二套管;
所述第一套管包括相隔绝的内通道和外通道;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通道形成所述第一接管嘴的进水通道,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通道形成所述第一接管嘴的出水通道;
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所述第二套管包括相隔绝的内通道和外通道;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通道形成所述第二接管嘴的进水通道,所述第二套管的外通道形成所述第二接管嘴的出水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独特的通道设计可以实现蒸汽发生器与压力容器以及主泵之间的紧凑布置,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布置具有明显的优势。2、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为强迫循环,因此二次侧无自由液面,受摇摆等工况的影响将远远小于倒U型管式蒸汽发生器,扩展了适用性。
另外,采用螺旋盘管作为换热管,一方面可以强化传热,减小所需的传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传热管与管板之间的热膨胀差的问题,有利于克服热应力问题。可以在换热管发生破损时对发生破损的单根换热管进行堵管。从下方给水,利于蒸汽发生器的排空,同时在事故工况下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2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家电的高温高效蒸汽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电站锅炉新型贴壁风布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