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片资料的叠前裂缝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2202.3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2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魏水建;王丹;贾跃玮;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王浩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片 资料 裂缝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片资料的叠前裂缝预测方法,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同采集参数连片资料中的叠前裂缝预测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对不同区块之间采集参数不一致的连片资料进行分析,得到道集数据的步骤;对每个区块的道集进行划分,使不同区块的道集覆盖次数相一致的步骤;提取方位属性,获得裂缝相对密度体的步骤以及对多个区块的裂缝密度体进行一致性校正的步骤。通过采用上述方法,能够针对不同采集参数的连片资料,达到裂缝的连片刻画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连片资料的叠前裂缝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勘探前中期,各个油田在同一大构造区块中,根据不同勘探目标,在不同时期,利用不同的观测系统采集了多个小区块资料,而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邮票”式小区块资料不能完全满足研究需要。目前,为了适应整体勘探开发部署的需要,整合多块相邻小规模地震测区,形成区域大三维地震勘探逐渐成为未来地震勘探的重点方向。同时裂缝性油气藏在新探明油气储量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凸显基于地震连片资料开展裂缝预测的重要性。
由于地震叠后连片处理技术相对成熟,经连片处理后资料一致性较好,基于叠后连片资料的裂缝预测效果较为稳定,能够较为准确的刻画中-大尺度的断裂及裂缝。但对于小尺度裂缝而言,由于叠后地震资料是全方位信息叠加的结果,抹杀了裂缝发育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因此对微小尺度裂缝预测精度较差。由于叠前资料包含重要的方位角信息,叠前裂缝预测方法对小尺度裂缝的预测效果要明显优于叠后资料。
叠前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的准确性与采集观测系统密切相关,而区块之间不同的采集观测系统难以完全一致,由此直接导致不同区块的资料具有不同的方位角分布、偏移距分布和覆盖次数分布。连片资料处理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日益完善。尽管当前连片处理技术能够利用先进的一致性处理技术有效地消除多个区块的子波、振幅(能量)、频率、相位等非一致性问题,基本满足后续油气藏解释的需求,但是这些技术无法消除由不同观测系统引起的方位角、偏移距和覆盖次数分布的差异。连片处理后不同采集参数对叠前裂缝预测的影响仍然存在,需要后续的裂缝预测技术加以解决,然而现有的技术并未考虑多区块之间的偏移距、覆盖次数、方位角分布的非一致性问题,因此难以适用于连片资料的叠前裂缝预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采集参数连片资料的叠前裂缝预测方法,用于解决不同采集参数连片资料中的叠前裂缝预测难题,破解连片资料的不同采集参数带给叠前裂缝预测的重重难题,实现多区块连片裂缝整体刻画,为油气的整体规划部署提高可靠的依据。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采集参数连片资料的叠前裂缝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对不同区块之间采集参数不一致的连片道集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划分方案;
S20:对每个区块的道集进行划分,使不同区块的道集覆盖次数相一致;
S30:提取方位属性,获得裂缝相对密度体;
S40:对多个区块的裂缝密度体进行一致性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20中,采用面元动态均化的方法,使不同区块的道集覆盖次数相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20中,面元动态均化的方法是基于最小距离原则,将邻近面元中的部分地震道复制到研究面元中,使所有研究面元中的道集覆盖次数相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面元动态均化的方法中,最大的道集满覆盖次数为研究区的标准覆盖次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面元动态均化方法中,实际面元大小、纵测线标号以及恒测线标号均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所述连片道集资料进行分析,获得方位角分布和偏移距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2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围岩微震波速的获取方法
- 下一篇:城市地下空间勘探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