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体悬浮承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3244.9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1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悬浮 承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领域,尤其涉及流体悬浮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输装置能耗高、承载小,发明一种节能、高效的运输承载结构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承载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流体悬浮承载装置,包括承载体,在所述承载体上设置流体通道,在所述流体通道的流体出口处设置防泄配合体,所述防泄配合体用于与反力体配合减少流体泄漏量。
方案2:一种流体悬浮承载装置,包括承载体,在所述承载体上设置流体通道,在所述流体通道内设置滑动配合体,所述滑动配合体与所述流体通道滑动配合,所述滑动配合体上设有通孔,所述滑动配合体用于与反力体配合减少流体泄漏量。
方案3:一种流体悬浮承载装置,包括承载体,在所述承载体上设置流体通道,在所述流体通道内设置滑动配合体,所述滑动配合体与所述流体通道滑动配合,所述滑动配合体上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的流体出口处设置防泄配合体,所述防泄配合体用于与反力体配合减少流体泄漏量。
方案4:一种流体悬浮承载装置,包括承载体,在所述承载体上设置流体通道,在所述流体通道内设置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与所述流体通道配合设置,所述滚动体用于与反力体滚动配合。
方案5:在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滚动体设为球形滚动体、圆柱滚子形滚动体、圆锥滚子形滚动体或设为轮形滚动体。
方案6:在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滚动体设为球形滚动体,在所述球形滚动体和所述流体通道之间设置面密封配合体。
方案7:一种流体悬浮承载装置,包括承载体,在所述承载体上设置流体通道,在所述流体通道内设置弹性体和活塞体,所述活塞体受所述弹性体作用,所述活塞体与所述流体通道配合设置,在所述活塞体上设置与滚动体相配合的凹陷结构,所述活塞体和所述滚动体之间的空隙与流体注入通道连通。
本发明中,所谓的“反力体”是指用于产生反向力的物体,例如道路、履带或支撑体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密封配合体”是指与所述流体通道具有面密封关系且与所述球形滚动体具有面密封关系的密封体。
本发明中,所述流体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任何形式的流体,例如气体、液体、固体流化物或其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并可进一步优选地使所述流体设为水。
本发明中,某个数值以上包括本数,例如“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发明中,应根据运输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公开的流体悬浮承载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以及承载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流体悬浮承载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承载体1,在所述承载体1上设置流体通道2,在所述流体通道2的流体出口处设置防泄配合体3,所述防泄配合体3用于与反力体4配合减少流体泄漏量。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承载体1上设置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四个、十五个、十六个、十七个、十八个、十九个或二十个以上流体通道2,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至少一个所述流体通道2的流体出口处设置用于与反力体4配合减少流体泄漏量的防泄配合体3。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泄配合体3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设为裙边结构。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防泄配合体3与所述流体通道2固连或一体化设置。
实施例2
一种流体悬浮承载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承载体1,在所述承载体1上设置流体通道2,在所述流体通道2内设置滑动配合体5,所述滑动配合体5与所述流体通道2滑动配合,所述滑动配合体5上设有通孔,所述滑动配合体5用于与反力体4配合减少流体泄漏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用于电机中的叠片叠层的方法
- 下一篇:轴承密封圈压装整形模及压装整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