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洗衣机的抽湿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3312.1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0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山;熊明;张智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0 | 分类号: | D06F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外桶 抽湿机 制热 制冷通道 出风口 换热腔 进风口 抽湿装置 换热装置 风轮 壳体 体内 引导空气 锈蚀 抽湿 制冷 连通 潮湿 细菌 洁净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抽湿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洗衣机包括外桶,抽湿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外桶相连通,壳体内设有换热腔,换热腔内设有彼此连通的制冷通道和制热通道,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依次通过制冷通道、制热通道和出风口;抽湿装置,抽湿装置包括风轮,风轮设在壳体内以引导空气在换热腔内流动;换热装置,换热装置用于对制冷通道进行制冷和对制热通道进行制热。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洗衣机的抽湿机,可对洗衣机的外桶进行抽湿干燥,以避免外桶由于内部潮湿而滋生细菌,进而能够提高洗衣机的洁净程度,同时也可防止外桶内部发生锈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抽湿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洗衣机在洗完衣服后,较长时间不再使用,内外桶易产生真菌;洗衣机一般放在卫生间里,不易通风,用户洗完衣服后,洗衣机内部仍然有少量水分,适合真菌生成的环境,导致洗衣机的内桶和外桶中容易在滋生细菌,而且也容易使得内外桶之间容易产生脏污甚至锈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抽湿机,所述抽湿机通过空气循环可实现对外桶的抽湿干燥,提高洗衣机的清洁程度,减少细菌滋生。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所述用于洗衣机的抽湿机的洗衣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洗衣机的抽湿机,所述洗衣机包括外桶,所述抽湿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与外桶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内设有彼此连通的制冷通道和制热通道,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制冷通道、所述制热通道和所述出风口;抽湿装置,所述抽湿装置包括风轮,所述风轮设在所述壳体内以引导空气在所述换热腔内流动;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制冷通道进行制冷和对所述制热通道进行制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洗衣机的抽湿机,可将外桶内的湿空气抽入壳体内,湿空气在壳体内冷却,使得湿空气中的水蒸汽冷凝而去除空气中的部分水分,冷凝后的冷空气流向制热通道,换热装置对空气加热后以形成干热空气,并流向外桶,以带走外桶中的水分,并循环流向抽湿机的进风口,以此循环,从而可对外桶进行抽湿干燥,以避免外桶由于内部潮湿而滋生细菌,进而能够提高洗衣机的洁净程度,同时也可防止外桶内部发生锈蚀。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洗衣机的抽湿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装置为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制冷端和制热端,所述制冷端用于对所述制冷通道内进行制冷,所述制热端用于对所述制热通道内进行制热。
可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在所述换热腔内且与所述换热腔的侧壁配合以限定出所述制热通道和所述制冷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在所述制冷通道的下方以用于承接所述制冷通道的冷凝水。
可选地,所述制冷通道内设有冷凝器以对所述制冷通道的空气进行冷凝。
进一步地,所述抽湿机还包括:接水盒,所述接水盒内形成有所述排水槽,所述接水盒设在所述冷凝器的下方以承接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水。
可选地,所述抽湿机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槽相连通以将所述冷凝水导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抽湿机还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外桶相连通;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分别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外桶相连通,所述进风管和所述出风管分别设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轮可以为两个,两个所述风轮分别邻近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