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政工程用的复合排水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3339.0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惠云 |
主分类号: | F16L9/19 | 分类号: | F16L9/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2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工程 复合 排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的复合排水管。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中会在道路中布设大量的排水管,这些排水管很多都设置了抗剪切的加强筋,但是这些管道一般都没有一个辅助排水功能,即排水量过大时,并没有一个泄压的结构,导致排水管经常有出现连接处的爆裂问题,没有合理的将剪切结构以及泄压结构结合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排水压力过大时通过泄压装置将部分水通过外剪切管进行排放,同时外剪切管在平时正常排水时起到抗剪切的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的复合排水管,包括管道,以及安装于管道外壁并且环绕管道一圈设置的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包括内泄压管以及外剪切管,所述内泄压管中间均设置有一个内排水通道,所述外剪切管中间均设置有一个外排水通道,所述内泄压管以及外剪切管之间设置有一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中间具有导通内排水通道以及外排水通道用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管道上的压紧机构压紧阻断。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机构分别设置于连接软管的两侧,其向中间的连接软管挤压并阻断连接软管中间的泄压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拱形部,所述拱形部的一端分别具有一个供拱形部变形退让用的挤压腔。
作为优选,所述拱形部采用具有弹性能力的弹性塑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外剪切管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内泄压管的底面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导通管道的排水通道以及内泄压管中间的内排水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复合排水具有扩大排水量的功能,能够在排水压力过大时通过泄压装置将部分水通过外剪切管进行排放,同时外剪切管在平时正常排水时起到抗剪切的作用,即使外剪切管被剪断,在正常排水时整个排水管也不会出现漏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外剪切管,2为连接软管,3为挤压腔,4为内泄压管,5为进水孔,6为拱形部,7为内排水通道,8为外排水通道,100为管道,200为泄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市政工程用的复合排水管,包括管道100,以及安装于管道100外壁并且环绕管道一圈设置的泄压装置200,泄压装置200包括内泄压管4以及外剪切管1,内泄压管4中间均设置有一个内排水通道7,外剪切管1中间均设置有一个外排水通道8,内泄压管4以及外剪切管1之间设置有一连接软管2,连接软管2中间具有导通内排水通道以及外排水通道用的泄压通道,泄压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管道上的压紧机构压紧阻断。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压紧机构分别设置于连接软管2的两侧,其向中间的连接软管2挤压并阻断连接软管2中间的泄压通道,压紧机构包括拱形部6,拱形部6的一端分别具有一个供拱形部变形退让用的挤压腔3。在自然无压力排水时,拱形部向着连接软管挤压,使得连接软管中间的泄压通道被阻断,因此除非是过压排水,否则该泄压通道一直处于阻断状态,即管道内的水不能进入到外剪切管的外排水通道中。
本实施例中,拱形部6采用具有弹性能力的弹性塑料制成,在自然状态下时通过弹性力挤压中间的连接软管,当水压力过大时既能撑开两拱形部,实现下压通道的导通。
本实施例中,外剪切管1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成,具有极好的抗剪切能力,有效抵抗外部剪切力,即使被切断,也不会产生漏水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惠云,未经刘惠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草搅拌器(New‑pipe)
- 下一篇: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