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建筑物地下增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3552.1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5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贾强;张鑫;范夕森;李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2D29/055;E02D27/48;E02D5/52;E02D5/3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基础 地下增层 预制桩 地下室 框架结构 反力架 建筑物 框架结构建筑物 钢性连接件 千斤顶 既有建筑 框架柱 受力体 支撑柱 顶面 拉接 压入 增层 植入 开挖 拆除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建筑物地下增层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下室增层浪费严重的问题,具有减少压入桩拆除的浪费,为既有建筑地下增层提供新思路的有益效果,其采用的具体步骤如下:开挖框架结构建筑物独立基础上方和周围的土方,露出独立基础;在独立基础顶面设置反力架和千斤顶,通过反力架向独立基础内植入预制桩;将每根框架柱下的预制桩之间用钢性连接件拉接为一个共同受力体;将预制桩作为地下室结构的支撑柱,施工地下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建筑物地下增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利用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资源,成为扩充基础设施容量,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节约土地资源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新建建筑物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多已考虑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大量的既有建筑因为历史的原因,缺少前瞻性而未设计地下停车场,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出现了停车难的情况。
专利“施工既有建筑物地下室的静压桩工艺”(CN200710116226.8)介绍了一种利用锚杆静压桩增设地下室的方法。但该方法中桩只是支撑上部结构的临时构件,浇注了新的地下室梁柱后,桩被会拆除。专利“一种框架结构独立基础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增层方法”(CN201110075492.7)介绍了一种压入钢筒混凝土桩支撑上部结构地下增层的方法,但该钢筒混凝土桩施工完毕后仍要截除新建基础之上的部分,造成浪费。
专利“一种适用于框架结构建筑物地下增层的方法及建筑物”(CN201610629939.3)介绍的利用托换桩地下增层的工艺,因新施工的桩基础在独立基础外侧,无法利用既有建筑的自重而采用静压桩工艺,而通常的钻孔桩工艺需要泥浆护壁,泥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钻机的噪音也会影响居民的生活。
因此,需要对一种适用于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建筑物地下增层的方法进行研究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建筑物地下增层的方法,通过一种将压入的支撑桩和地下室柱合而为一的工艺可减少压入桩拆除的浪费,为既有建筑地下增层提供新思路。
一种适用于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建筑物地下增层的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建筑物地下增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挖框架结构建筑物独立基础上方和周围的土方,露出独立基础;
2)在独立基础顶面设置反力架和千斤顶,通过反力架向独立基础内植入预制桩;
3)将每根框架柱下的预制桩之间用钢性连接件拉接为一个共同受力体;
4)将预制桩作为地下室结构的支撑柱,施工地下室结构。
上述提供的方法,该方法可方便地实现预制桩的连接,而且将压入的混凝土桩作为新增地下室竖向构件,节省了材料,方便了地下室结构的施工,而且通过钢性连接件将每根框架柱下的多根预制桩形成一个共同的受力体,有效延长了地下建筑的使用寿命。
所述步骤2)中设置反力架与千斤顶的具体步骤如下:
2-1)在所述独立基础顶面与框架柱接触处开若干个桩孔,一般为4个孔,相邻的开孔之间间隔有设定的距离;
2-2)在基础顶面桩孔两侧通过植栓的方法固定反力架;
2-3)在反力架下方,桩孔内插入方桩,桩顶安装千斤顶。
由于受既有建筑室内层高限制,地面是有建筑物的,若预制桩高度过长,不易在地面以下进行增层,因此,所述步骤2)中所述预制桩包括多节,分节设置预制桩,以保证预制桩的高度,提高地下建筑的相应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