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状碳纳米球的高效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3795.5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9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祁小四;白忠臣;秦水介;钟伟;都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B01J23/745;B01J23/75;B01J23/755;B01J37/08;B01J37/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状碳 纳米 高效 合成 方法 | ||
1.一种链状碳纳米球的高效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将FeCl2·4H2O或CoCl2·6H2O或NiCl2·6H2O与柠檬酸颗粒和无水乙醇按照1mol:1.5mol:100mL的数量比例混合,60±10℃水浴搅拌6±2个小时后,将所得溶胶在烘箱中80±20℃热处理6±4小时后,再升温至150±20℃热处理直至得到相应干凝胶;(2)将所得干凝胶在空气中450±50℃热处理4±2个小时后即可得到所需催化剂前驱体粉末;(3)将一定量的催化剂前驱物粉末平铺在小瓷舟内,在氩气的保护下,将反应温度由室温升高至特定温度,关闭氩气并立即切换通入氢气,将所得催化剂前驱物在该特定温度下利用氢气还原1-4个小时;(4)在氩气的保护下升温至550-600℃,并立即切换通入乙炔和水蒸汽2个小时,待冷却至室温,可收集到大量黑色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状碳纳米球的高效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步骤(3)中氧化铁和氧化钴纳米颗粒的特定还原温度均为550℃,氧化镍纳米颗粒的特定还原温度为3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7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