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4190.8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9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任海豹;黄逸;李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预编 矩阵 指示 方法 设备 | ||
1.一种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分配信息指示域、传输层数指示域以及至少一个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所述资源分配信息指示域用于指示上行调度的资源,所述资源对应至少一个子带,所述传输层数指示域用于指示上行传输层数,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用于指示所述子带对应的上行传输预编码矩阵;
确定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比特数目;其中,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比特数目不大于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预设总比特数目;各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比特数目之和不大于所述预设总比特数目,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比特数目与所述上行调度的资源对应的子带的数目有关;
根据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比特数目以及所述上行传输层数,确定所述子带对应的上行传输预编码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比特数目满足如下公式:
N=min{floor(NΔ/Ns),Nmax}
其中,N代表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比特数目,floor()代表向下取整函数,NΔ代表所述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预设总比特数目,Ns代表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的数目以及Nmax代表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预设最大比特数目,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的数目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比特数目等于:预设信息中与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的数目相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目标预设比特数目;其中,所述预设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预设子带数目与所述预设子带数目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预设比特数目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一个子带的数目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用于指示所述子带对应的上行传输预编码矩阵的初始索引,所述根据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比特数目以及所述上行传输层数,确定所述子带对应的上行传输预编码矩阵,包括:
根据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比特数目和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值,确定所述子带对应的上行传输预编码矩阵的初始索引;
根据所述初始索引以及初始索引与目标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子带对应的上行传输预编码矩阵的目标索引;
根据所述目标索引、所述上行传输层数以及码本,确定所述子带对应的上行传输预编码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索引与目标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满足以下公式或以下公式对应表格:
其中,代表所述初始索引,k代表索引调整系数,Δ代表索引偏移系数,Idx代表所述目标索引,所述k为预设的数值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数值,所述Δ为预设的数值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用于指示所述子带对应的上行传输预编码矩阵的索引,所述根据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比特数目以及所述上行传输层数,确定所述子带对应的上行传输预编码矩阵,包括:
在目标码本中确定与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指示的索引对应的上行传输预编码矩阵,所述目标码本与所述子带对应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域的比特数目和所述上行传输层数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41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