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固化型汽车内饰转印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4984.4 | 申请日: | 2017-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尔兹压烫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1/17 | 分类号: | B44C1/17;C08L83/04;C08L91/06;C08L1/28;C08L79/08;C08L71/00;C08K5/10;C08K5/07;C08K3/22;C08K5/341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固化 汽车 内饰转印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饰转印箔,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零件产品表面的烫印,具有光固化层带来的表面光哑度和光哑图案。
背景技术
烫印箔热烫印技术是一种不用油墨的特种印刷工艺,它是借助一定的压力与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箔在短时间内互相受压,将金属箔或颜料箔按照烫印模版的图文转印到被烫印刷品的表面。通过烫印工艺加工后的产品图案具有清晰、美观,耐磨、耐候等特性,并且可以提升产品的档次。
伴随着产品竞争的激烈, 包装的材料的越来越丰富,现有的具有光固化保护层的汽车内饰IMD膜,具有良好的表面硬度,比起普通热固化保护层的IMD膜,耐刮擦,耐化学性等都有明显优势,应用范围也日趋广泛。但是由于没有开发出合适的剥离层,不能自由设计产品表面的光泽度,也不能做出光哑结合的表面效果。现在汽车内饰的装饰表面越来越个性化,设计越来越复杂,有时不能满足客户要求,使其应用受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固化型汽车内饰转印箔,采用新配方的剥离层,与光固化层配合使用,达到可以自由设计产品表面的光泽度,做出光哑结合的表面图文效果,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固化型汽车内饰转印箔,包括依次叠加的基膜层、剥离层、光固化树脂层、装饰层、镀铝层以及胶粘层,所述装饰层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磁层、色层、衬底层和塑性层,该塑性层的相同一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颜色不同的气相沉积金属层,所述剥离层包括如下组分:
水溶性有机硅树脂30份~50份、清油乙酯20份~40份、石蜡15份~30份、羟甲基纤维素20份~50份、丁酮1份~20份、丙烯酸酯单体5份~20份,以重量百分比计。
进一步地,所述色层由以下重量分数的组分制成:
聚酰胺酰亚胺树脂60~100份、改性聚醚15份~30份、氰酸酯1份~5份、双马来酰亚胺15份~25份、受阻酚5份~20份、氧化锌10份~30份、液体石蜡1份~3份、助剂5~10份,其中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分子末端的异氰酸酯官能团被封闭剂封闭,所述改性聚醚为含有羧基或2-氨丙氧基的聚醚。
优选地,所述光固化树脂层采用UV光油层,其光滑的亮面层或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哑面层。
优选地,所述塑性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种颜色的气相沉积金属层。
优选地,所述气相沉积金属层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衍射结构。
对于剥离层,摒弃了之前单一的石蜡,转而使用水溶性有机硅树脂,清油乙酯和石蜡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由于水溶性有机硅树脂和清油乙酯的易溶解特性,采用该混合物既可以保持有效的剥离性能,而且在剥离后由于石蜡的作用可以形成保护膜,起到保护层的作用,具有满意的抗刮擦性能,并且可以使精细图案线条清晰,不糊版。采用羟甲基纤维素可以提供附着力和保护强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达到可以自由设计产品表面的光泽度,做出光哑结合的表面图文效果的目的,新型的剥离层与装饰层完全不粘连并不影响后续涂层的重涂性,该剥离层与PET印刷基材的附着性能非常好,在注塑极限高压高温条件下(模具温度50°C +10°C;融胶温度:250°C–270°C)不会软化脱落,附着力和剥离度等技术指标均符合相关检测要求,剥离度指标18cN,附着力≥96%;此剥离层薄膜兼具高耐热性和柔韧性,流平性好,注塑后的制件表面光哑图案不龟裂,不脱落,平整美观;装饰层采用不同颜色的气相沉积金属层进行视觉区分,与液晶层的识别功能一同提高了产品的防伪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固化型汽车内饰转印箔,参照图1,该烫印箔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叠加的基膜层1、剥离层2、光固化树脂层3、装饰层4、镀铝层5以及胶粘层6,所述装饰层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磁层41、色层42、衬底层43和塑性层44,该塑性层的相同一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颜色不同的气相沉积金属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尔兹压烫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未经库尔兹压烫科技(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49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术作品雕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全幅逻辑光纹无缝材料膜生产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