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钍的陶瓷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16195.4 申请日: 2017-05-08
公开(公告)号: CN107010955B 公开(公告)日: 2019-08-06
发明(设计)人: 严超;黄鹤;王鹏;曹长青;林俊;朱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4B35/50 分类号: C04B35/50;C04B35/624;C04B35/626;G21C21/02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邓琪;宋丽荣
地址: 201800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凝胶颗粒 氧化钍 陶瓷微球 焙烧 制备 氨水 胶体溶液 通入空气 陈化 滴加 氨气 水热反应釜 硝酸钍溶液 工艺制备 聚乙烯醇 去离子水 升温反应 升温干燥 水解溶液 水热反应 烧结 焙烧炉 冰醋酸 干燥炉 烧结炉 成液 氦气 浓氨 水中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钍的陶瓷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氨水滴加到硝酸钍溶液中形成水解溶液,滴加冰醋酸调节pH,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聚乙烯醇,形成氧化钍胶体溶液;将氧化钍胶体溶液分散成液滴后依次通过氦气区、氨气区、氨水区;将该分散的凝胶颗粒置于浓氨水中陈化;将陈化的凝胶颗粒和去离子水加入水热反应釜中升温反应;将水热反应后的凝胶颗粒放于干燥炉中,控制湿度升温干燥,形成干燥后的凝胶颗粒;将干燥后的凝胶颗粒放置于焙烧炉中,通入空气升温焙烧,形成焙烧后的凝胶颗粒;将该焙烧后的凝胶颗粒放置于烧结炉中,通入空气升温烧结得到陶瓷微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简单的工艺制备氧化钍的陶瓷微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燃料的制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氧化钍的陶瓷微球的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钍-铀燃料循环与铀-钚燃料循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资源丰富、转换率高、 核废料少,有利于防止核扩散以及适应性好等。目前国际上对于钍资源的利 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包含重水堆以及第四代反应堆等也对利用钍进行了初 步研究。

以三结构同向性型(Tri-structural isotropic TRISO)包覆燃料颗粒为基础 的球形燃料元件,其核芯为氧化钍(ThO2)、氧化铀(UO2)或钍铀混合氧化 物。清华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采用凝胶-支撑沉淀法来制备ThO2核芯,该工艺 添加了四氢糠醇作为改性剂,但主要是研究了胶体制备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 与胶体性质之间的关系,采用蛇形管用稀氨水进行洗涤,100℃干燥。产生大 量含有硝酸胺的废液。德国的原子核研究所采用KFA-EGT流程生产ThO2、 (Th、U)O2燃料元件用于AVR和THTR反应堆,该流程不使用高分子添加剂, 采用煮沸的方法获得ThO2溶胶,并滴入含氨的异丙酮溶液实现外壳胶凝,然 后在氨水中完成胶凝。但有大量的有机废液产生,并且微球在烧结过程中容 易开裂。印度巴巴原子研究中芯采用内胶凝法制备(Th,U)O2和ThO2核芯, 它是将硝酸盐溶液在0℃加入尿素和HMTA(六次甲基四胺),然后滴入90℃ 的硅油中形成凝胶颗粒,用四氯化碳除去硅油,用氨水洗去尿素、HMTA和 亚硝酸盐,然后在空气中干燥、烧结。日本原子能研究机构也采用内胶凝法 制备了ThO2和(Th,U)O2核芯,只是改变了有机添加剂甲基异丁基酮,这 些方法具有内胶凝普遍的缺点:低温控制,有机废液等。

总之,已知的制备氧化钍的陶瓷微球的方法均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制备氧化钍的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旨 在提供一种氧化钍的陶瓷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氧化钍的陶瓷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氨 水滴加到硝酸钍溶液中形成水解溶液,滴加冰醋酸调节pH,在搅拌的情况下 加入聚乙烯醇,形成氧化钍胶体溶液;S2,将氧化钍胶体溶液分散成液滴后 依次通过氦气区、氨气区、氨水区,形成分散的凝胶颗粒;将该分散的凝胶 颗粒置于浓氨水中陈化,形成陈化的凝胶颗粒;S3,将陈化的凝胶颗粒和去 离子水加入水热反应釜中升温反应,形成水热反应后的凝胶颗粒;S4,将水 热反应后的凝胶颗粒放于干燥炉中,控制湿度升温干燥,形成干燥后的凝胶 颗粒;以及S5,将干燥后的凝胶颗粒放置于焙烧炉中,通入空气升温焙烧, 形成焙烧后的凝胶颗粒;将该焙烧后的凝胶颗粒放置于烧结炉中,通入空气 升温烧结得到陶瓷微球。

其中,该陶瓷微球为直径为300μm~1.0mm燃料微球。

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Th(NO3)4·6H2O配制成硝酸钍溶液,升温,将氨 水滴加到硝酸钍溶液中形成水解溶液,滴加冰醋酸调节pH,在搅拌情况下加 入聚乙烯醇,形成氧化钍胶体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