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蝼蛄表面结构仿生的行星齿形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6289.1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程亚兵;张军跃;高旺;刘欢;李新月;李阳;王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9/26 | 分类号: | F16H9/26;F16G13/04;F16G15/1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蝼蛄 表面 结构 仿生 行星 齿形 系统 | ||
1.一种蝼蛄表面结构仿生的行星齿形链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仿生主动链轮(1)、仿生从动链轮(2)、齿形链条(3)、行星架(4)、滚动轴承(5)和转轴(10)组成,齿形链条(3)绕设在仿生主动链轮(1)和仿生从动链轮(2)上,转轴(10)设置在仿生主动链轮(1)上,滚动轴承(5)设置在仿生从动链轮(2)上,行星架(4)包括行星架本体(41)和行星轴(42),行星架(4)一端通过键(8)和转轴(10)相配合设置在仿生主动链轮(1)上,另一端行星轴(42)与滚动轴承(5)相配合设置在仿生从动链轮(2)上,仿生主动链轮(1)和仿生从动链轮(2)结构相同;
仿生从动链轮(2)既能通过与齿形链条(3)啮合时的自转输出转矩,又能够通过行星架(4)绕主动链轮的轴线公转实现一种圆周运动输出;
所述行星轴(42)与行星架本体(41)为过盈配合,行星轴(42)与仿生从动链轮(2)通过滚动轴承(5)进行连接,装配时均通过行星轴(42)的轴肩实现轴向定位,行星架(4)通过转轴(10)带动仿生从动链轮(2)实现绕主动链轮轴线的圆周运动;
所述的齿形链条(3)包括数个仿生链板(6)、数个仿生销轴(7)和数个导板(9),仿生链板(6)和仿生销轴(7)按照2×1的排列方式串接而成,导板(9)设置在数个仿生销轴(7)上,导板(9)与销轴(7)通过过盈装配的方式来防止链板沿链轮轴向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蝼蛄表面结构仿生的行星齿形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生链板(6)是在其内、外两侧齿廓表面加工均匀分布的球冠形凹坑状单元体,单元体的具体尺寸及其排列方式如下:各单元体的底面圆直径L1为250μm,凹坑深度H1为50μm,处于同一行的相邻单元体底面圆圆心距离L2为300μm,处于同一列的相邻单元体底面圆圆心距离L3为350μm,摩擦表面上单元体的分布密度P1为7~14个/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蝼蛄表面结构仿生的行星齿形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生销轴(7)是在其摩擦表面加工均匀分布的球冠形凹坑状单元体,单元体的具体尺寸及其排列方式如下:各单元体的底面圆直径L4为250μm,凹坑深度H2为50μm,处于同一行的相邻单元体底面圆圆心距离L5为300μm,处于同一列的相邻单元体底面圆圆心距离L6为350μm,摩擦表面上单元体的分布密度P2为7~14个/m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蝼蛄表面结构仿生的行星齿形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主动链轮(1)和仿生从动链轮(2)轮齿的啮合摩擦表面分别加工均匀分布的球冠形凹坑状单元体,各单元体的底面圆直径L7为250μm,凹坑深度H3为50μm,处于同一列的相邻单元体底面圆心距离L8为600μm,处于同一行的相邻单元体底面圆圆心距离L9为600μm,轮齿齿廓采用渐开线齿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2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弧垂高度检测平台
- 下一篇:一种膜厚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