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伪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6318.4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4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苏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9/0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识别方法,用于一移动装置,所述防伪识别方法包括:获取一载体上设置的一第一条形码的一影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条形码的所述影像信息,取得一对应于所述第一条形码的一第一编码;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取得一对应于所述第一编码的一第二编码;结合所述第一编码与所述第二编码以显示一验证码,以及将设置在所述载体上的一识别码与所述第一编码以及所述第二编码进行比对。本发明提供的防伪识别方法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对应制造时间直接产生编码并且实时印制在产品上,其制造成本低、且须事先印制,难以仿冒。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移动装置进行防伪造识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仿品的盛行,对于正品有着无法弥补的打击,伪造品所取用的材料通常较差于正品,例如塑料产品,当长期使用后,更是容易产生差异,然而正品的防伪标签,虽是日新月异,然而多属不容易识别的编码方法,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易又方便的防伪标识码及其编码方法,自是目前业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防伪标签的种类繁多,例如纸张防伪、激光防伪等,其中还可以配合防伪油墨的使用达到更好的防伪效果。防伪原理主要是通过卷标设计的结构、材料、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或特殊编码的加密等特性来达到其防伪的效果。然而,这样的防伪方式是着重于标签的制作工艺与其复杂度,其防伪的效果是体现在卷标本身,而非产品的识别,消费者需要具备辨别真伪标签的能力才能进行识别,其识别的难度很高,并不适用一般消费者,且标签的成本高昂,并不适用的大量生产的产品上。
再者,目前移动装置的大量使用,如果能够搭配移动装置进行防伪卷标的识别,利用移动装置的普及性,还可防范伪造品流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移动装置进行查询具有唯一性识别码的识别方法,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或移动装置进行条形码扫描即可进行产品真伪的识别。另外,本发明的防伪标识码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对应制造时间直接产生编码并且实时印制在产品上,其制造成本低、且须事先印制,难以仿冒。
本发明的编码方法利用设备识别、时间识别、随机码以及转译条形码的方式产生独特且唯一的防伪标识码,由于其具有唯一性与多重防伪机制的设计,仿冒者难以进行仿冒,此增加了产品防伪的效果。其中,防伪标识码的时间识别的部分可以精准至秒,并且可以同步储存到伺服系统的数据库中,以提供用户进行比对验证,此提供了第一层的防伪效果。再者,防伪标识码包括随机产生的随机码以作为文字码与条形码之间的差异性,此提供了第二层的防伪效果。防伪标识码的格式设定也提供另一层的防伪效果。本发明利用上述多层防伪的设计,提供一种简易、快速、唯一性且低成本的编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识别方法,用于一移动装置,所述防伪识别方法包括:获取一载体上设置的一第一条形码的一影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条形码的所述影像信息,取得一对应于所述第一条形码的一第一编码;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取得一对应于所述第一编码的一第二编码;结合所述第一编码与所述第二编码以显示一验证码,以及将设置在所述载体上的一识别码与所述第一编码以及所述第二编码进行比对。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书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防伪标识码设置在一载体上的示意图。
图4示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装置搭配服务器运行的示意图。
图5示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一验证钮的防伪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3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伪识别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口腔医技互动交易平台的评价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