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E空闲态AMF改变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8466.X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王胡成;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68/00 | 分类号: | H04W68/00;H04W6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恺宁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时标识 空闲态 寻呼响应消息 标识信息 寻呼消息 移动性管理功能 无线接入网络 技术效果 寻呼 发送 分配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E空闲态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改变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UE处于空闲态时,5G无线接入网络5G RAN接收到所述UE的寻呼消息,其中,所述寻呼消息中至少包括用于表征当前服务所述UE的AMF的标识信息,和所述UE的临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临时标识信息由先前服务所述UE的旧的AMF分配;所述5G RAN通过所述临时标识信息寻呼所述UE;所述5G RAN将接收到所述UE的寻呼响应消息发送到当前服务所述UE的AMF的标识信息对应的AMF。实现了简单高效地将UE的寻呼响应消息发送至当前服务UE的AMF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E空闲态AMF改变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5G系统中期望支持虚拟网络环境的部署,虚拟网络环境中网络功能实例的扩展、迁移、动态的增加和删除非常普遍。5G系统结构期望数据中心内部或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功能的创建、删除或移动时避免同终端设备UE的交互。比如,当UE处于空闲状态时,服务该UE的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即AMF)发生了改变,这时网络不会更新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即UE)的上下文信息,如5G-GUTI(即5G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等,而是将UE的上下文信息,传递到改变后的当前服务UE的AMF。此时,网络即当前服务UE的AMF也不会主动寻呼UE。
具体来讲,在3GPP SA2 120次会议给出了相关的协议规范。其中,5G-GUTI的格式:<5G-GUTI>:=<MCC><MNC><AMF Group ID><AMF ID><NG-TMSI>。其中,MCC为MobileCountry Code,移动国家码。MNC为Mobility Network Code,移动网络码。<AMF Group ID>标识一个AMF的组。<AMF ID>标识AMF组中的一个AMF,且一个AMF可以支持多个AMF ID。NG-TMSI为Next Genaration-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下一代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具体来讲,NG-TMSI在AMF组中唯一地确定一个UE。
5G-GUTI是由AMF指定的,AMF可以在任何时刻重指定一个新的5G-GUTI。AMF也可以延时更新UE的新的5G-GUTI,直到下一个UE和网络之间的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交互过程事务。
N2AP UE association(N2AP UE关联)定义为每个UE在5G RAN和AMF之间的逻辑关联。
N2AP UE-TNLA-binding(N2AP UE-TNLA绑定)定义为N2AP UE association和具体的TNL(Transport Network Layer,传输网络层)association的绑定。基于参考点表示的5G网络结构中,UE和AMF之间为N1接口,5G RAN和AMF之间为N2接口。在现有技术中,如果AMF发生了改变,包括AMF instance(AMF实例)或者AMF computer resource(AMF计算资源,比如,虚拟机VM)发生改变,存在以下改变N2AP UE-TNLA-binding的方法,进一步,AMF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具体来讲:
方法一,旧的AMF instance选择新的AMF instance,通过上下文传输,新的AMFinstance可以创建新的N2AP UE association,然后通知5G RAN进行N2AP UE association的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84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