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8987.5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9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耐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基于 联网 智能家居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家庭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深入千家万户,它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力自动化、信息、结构化布线、无线等技术将所有不同的设备应用和综合功能互连于一体的系统,它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家电、通信。家电设备自动化等功能,但是目前的智能家居系统存在功能单一,监控管理不完善,存在管理漏洞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了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用户移动监测终端、家居信息采集子系统和控制器;所述家居信息采集子系统连接中央处理器,用于采集家电工作状态数据、家居环境数据和家电用量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器;所述的用户移动监测终端、控制器的输入端皆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各家电的控制开关,所述的用户移动监测终端通过访问中央处理器获取家居情况,并通过中央处理器将控制指令发送控制器,从而实现对各家电的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分别对家居的各部分情况进行监控,并通过中央处理器发送给控制器,进行家电的控制,优化了居住环境,实现了智能家居的远程控制与监测。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本发明的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家居信息采集子系统的框图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中央处理器1、用户移动监测终端2、家居信息采集子系统3、控制器4、数据采集模块10、基站20、数据传送模块3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用户移动监测终端2、家居信息采集子系统3和控制器4;所述家居信息采集子系统3连接中央处理器1,用于采集家电工作状态数据、家居环境数据和家电用量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器1;所述的用户移动监测终端2、控制器4的输入端皆与中央处理器1连接,控制器4的输出端连接各家电的控制开关,所述的用户移动监测终端2通过访问中央处理器1获取家居情况,并通过中央处理器1将控制指令发送控制器4,从而实现对各家电的控制。
优选地,所述的用户移动监测终端2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优选地,所述家电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0、基站20和数据传送模块30;所述的家电工作状态数据、家居环境数据和家电用量数据经由数据采集模块10进行收集和处理后发送至基站20,基站20接收的数据再由数据传送模块30发送至中央处理器1。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能够分别对家居的各部分情况进行监控,并通过中央处理器1发送给控制器4,进行家电的控制,优化了居住环境,实现了智能家居的远程控制与监测。
优选地,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10包括数据采集节点和簇头节点,其中数据采集节点包括普通数据采集节点、敏感数据采集节点,其中普通数据采集节点用于采集普通数据,敏感数据采集节点用于采集用户需要保密的敏感数据;所述的簇头节点从数据采集节点中选出,其用于对簇内数据采集节点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生成多重数据包后将多重数据包发送至基站20。
其中,从数据采集节点中选出所述的簇头节点,具体包括:
(1)基站20发出分簇命令后,将各敏感数据采集节点作为初始簇头节点,各数据采集节点根据基站20的分簇命令,调整自身通信距离为设定的通信距离阈值,并向通信距离范围内的邻居数据采集节点交换自身的剩余能量值,每个数据采集节点接收通信距离范围内邻居数据采集节点交换的信息;
(2)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各敏感数据采集节点的可替换度F(Ei),若F(Ei)>0,则将对应的邻居数据采集节点Ej替换敏感数据采集节点Ei,作为新的簇头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耐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耐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8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