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定向辐射场景的无源UHF RFID定位精度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9412.5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4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史伟光;许信光;郭阳;赵靖;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北洋荣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定向 辐射 场景 无源 uhf rfid 定位 精度 评价 方法 | ||
1.一种适于定向辐射场景的无源超高频RFID定位精度的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以无源标签天线选用偶极子天线和阅读器天线选用传统微带天线为建模条件,建立适于无源UHF RFID定位的定向辐射场景;
步骤2:选取空间直角坐标系,确立无源标签天线的分立辐射增益模型:在上述分立辐射增益模型中,标签天线垂直于XOTY面,天线的质心处于原点OT上,OT与空间中一点A构成射线矢量θT为Z轴到射线矢量的到角,φT为射线矢量在XOTY面上投影后X轴到该投影的到角;
步骤3:选取空间直角坐标系,确立阅读器天线的分立辐射增益模型:在上述分立辐射增益模型中,最大辐射强度方向是天线面板的法线方向,阅读器天线处于YORZ面,天线质心处于原点OR上,且天线法线方向与X轴正向重合,OR与空间中一点A构成射线矢量θR为Z轴到射线矢量的到角,φR为射线矢量在XORY面上投影后X轴到该投影的到角;
步骤4:针对步骤1中的定向辐射场景,将阅读器和标签同时放入同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对步骤(2)和步骤(3)中的分立辐射增益模型进行更新修正;
步骤5:以标签天线坐标(x,y,z)表示标签空间位置,将标签置于XOY面且平行于X轴,令阅读器天线坐标为(xi,yi,zi),i∈[3,N],根据实际情况简化模型参数,将系统中全部阅读器天线置于同一高度且令z=0,则阅读器天线和标签间的空间距离可以表示为进一步,步骤2中θT可以更新为此时,步骤2中无源标签天线的分立辐射增益模型GT(θT,φT)可以更新为GT(x,y,xi,yi,zi);
步骤6:引入阅读器天线俯仰角θm修正阅读器天线的增益,设θm为天线法线方向和Z轴正方向的夹角,则步骤3中的θR和φR可以更新为进而可以将步骤3中阅读器天线的分立辐射增益模型GR(θR,φR)更新为GR(θm,x,y,xi,yi,zi);
步骤7:引入阅读器天线旋转角φm修正阅读器天线的增益,设φm为阅读器天线法线方向在XOY投影和X轴正方向的夹角,采用更新公式对阅读器和标签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修正,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令阅读器天线只对正前方辐射,将其后方的增益置零,令φR的有效范围为[-π/2,π/2],引入门函数rect对阅读器天线有效辐射方向进行限定,进而可以将步骤6中的GR(θm,x,y,xi,yi,zi)进一步更新为GR(θm,φm,x,y,xi,yi,zi);
步骤8:基于弗里斯功率损耗模型,阅读器获得的标签收信功率可以表示为PR=τμTρLPTx|GTGRPL(d)|2|h|4|Γ|2,其中,GT和GR分别采用步骤5和步骤7中的表示式,是信道路径损耗,λ为电磁波波长,τ为调制效率,ρL为极化损耗,PTx为传输功率,Γ为微分反射系数,h为多径因子,根据实际情况在接收功率中加入高斯白噪声,构建基于N个阅读器的收信功率的观测矢量满足其中ω=[ω1,...,ωi,...ωN]T,ωi服从期望为0,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进而可将收信功率的似然函数表示为其中θ=[x,y];
步骤9:基于步骤8中的似然函数,可以获得θ的无偏估计均方根误差的克拉美罗界为[I(θ)]xx和[I(θ)]yy分别为收信功率PR的费歇尔信息矩阵中的元素,费歇尔信息矩阵可以表示为
步骤10:根据公式计算获得矩阵中每个元素的表示式,对于[I(θ)]xx有
对于[I(θ)]yy有,
对于[I(θ)]xy和[I(θ)]yx分别有
其中X=cosφm(x-xi)+sinφm(y-yi),Y=-sinφm(x-xi)+cosφm(y-yi),
步骤11:依据步骤(10)获得的[I(θ)]xx、[I(θ)]xy、[I(θ)]yx、[I(θ)]yy的表达式,可以计算费歇尔信息矩阵的逆矩阵I(θ)-1,进而可以获得以阅读器收信功率PR作为观测量条件下的标签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界,即系统的标签定位误差不会低于该克拉美罗下界的数值,以此可以精确评价定向辐射场景下的无源超高频RFID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北洋荣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北洋荣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94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片电池光伏组件
- 下一篇:导气管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