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排烟管热膨胀的柴油机隔振系统模态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9719.5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9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宜斌;吕燊;李玩幽;卢熙群;康纳新;李凯杰;付万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烟管 热膨胀 柴油机 系统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排烟管热膨胀的柴油机隔振系统模态分析方法,通过隔振器静态加载实验,进行刚度测试,根据隔振器刚度迟滞回线,得出隔振器在受载荷下的刚度;然后,建立考虑排烟管在内的隔振系统三维模型;通过对隔振系统的模态实验与模态计算的相关性分析,修正约束刚度;确定排烟管的垂向刚度;估计得到排烟管径向刚度的取值范围,计算模态参数。本发明通过考虑了柴油机隔振系统的排烟管因热膨胀,导致了隔振系统与上层空间产生刚性约束。从而修正排烟管的刚度特性,将隔振系统模型进行优化,隔振系统模态分析结果更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船舶柴油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考虑排烟管热膨胀的柴油机隔振系统模态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船舶柴油机模态分析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柴油机隔振系统的模态分析方法主要有计算分析与模态测试。模态测试是要求对已经投入使用的柴油机组进行测试,这不利于在研发阶段进行改进。但由于制造成本与周期的问题,会增加大量设计改进的时间。而模态计算由于周期短,成本低,因此在研发阶段是非常方便的。
准确地计算隔振系统的模态至关重要。目前在船舶领域,对隔振系统的固有特性计算,无论是单层隔振系统还是多层隔振系统,多刚体法这一传统方法应用的最广泛。在大多数的柴油机隔振系统设计当中,都是采用多刚体法对机组进行理论模态计算。依据隔振器的刚度大小和参考位置坐标,以及柴油机的质量和绕三个垂向的惯性矩,通过计算得出前6阶固有频率,以此来进一步判断隔振系统性能的优良,从而校核隔振器型号的选择。如2016年4月喻浩在《船舶工程》发表的《船用柴油发电机组的浮筏隔振及其效果分析》,作者依据多刚体法建立柴油机组模型时,没有考虑排烟管热膨胀产生的刚度约束对模态的影响。因此从多刚体法的基本理论可以了解,在依据多刚体法计算柴油机隔振系统固有特性时,没有考虑与整个机组连接的排烟管等刚度对固有特性的影响。由于排烟管的刚度影响,使得模态分析结果与实际测试得到的机组模态存在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精确的,考虑排烟管热膨胀的柴油机隔振系统模态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步骤一:通过隔振器静态加载实验,进行刚度测试,根据隔振器刚度迟滞回线,得出隔振器在受载荷下的刚度;
步骤二:建立隔振系统的三维模型;
所述的三维模型包括:柴油机模型、发电机组模型、排烟管模型、淡水管路模型、隔振器模型;
步骤三:通过对隔振系统的模态实验与模态计算的相关性分析,修正约束刚度;
步骤四:对排烟管垂向刚度的校核与调整,确定排烟管的垂向刚度;
步骤五:估计得到排烟管径向刚度的取值范围;
步骤六:利用步骤一得到的隔振器在受载荷下的刚度、步骤三得到的约束刚度、步骤四得到的排烟管的垂向刚度、步骤五得到的排烟管径向刚度的取值范围;构建柴油机隔振系统的刚度矩阵,计算得到柴油机隔振系统的模态参数;
所述的模态参数,包括固有频率、振型、模态质量、模态刚度、模态阻尼。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所述的静态加载实验的实施方法为,设定加载速度,对隔振器依次循环进行加载和卸载,得到载荷的位移曲线,通过计算位移曲线在相应载荷区的斜率,得到相应的静态刚度。加载和卸载的载荷范围设置为1-50KN,加载速度设置为2mm/min,循环次数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9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耦合器
- 下一篇:一种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将L-丙氨酸转化为D-丙氨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