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施牛蒡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0073.2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7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于贤昌;胡传银;柳李旺;张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天马敬安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3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施 牛蒡 栽培 方法 | ||
1.一种设施牛蒡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月上旬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晒土,深翻前每亩施入饼肥、优质腐熟的土杂肥,按行距60厘米用牛蒡机打沟,沟深30至35厘米,打沟后会自然形成一条宽22~28cm、高8cm左右的垄,打沟以后,用水灌满沟,使土垄自然下沉,等水自然耗下去用土把沟填满,两天以后在原来打沟的地方撒一层毒土,毒土以晾干的下层土,45%辛硫磷按重量比:土:45%辛硫磷=100:0.42—0.44配制而成,再用牛蒡打沟机在原来打沟处打沟,深度1.1m左右,牛蒡机打沟后,自然形成一条宽40~50cm、高25cm左右的垄,先用脚沿垄的两侧把垄踩实,再把垄上面踩实,或用铁锨沿垄的两侧拍实,以防下雨时塌沟,造成牛蒡产生畸形;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45℃温水浸种12-15min,放在20至25℃的条件下催芽24小时;
(3)播种:将步骤(2)所得催过芽的种子按4至5厘米的株距顺步骤(1)形成的土垄点播,每穴一粒,播种深度3至5厘米,覆土,用脚踩实,或用铁锨拍实,土垄的上面及两侧面喷一层除草剂,垄上盖一层湿稻草;
(4)播种后7-10天苗出齐,清除稻草,再向牛蒡垄上撒少量松软的干稻草用于遮阴,牛蒡长出三片真叶开始间苗,间苗后保持株距5至6厘米,间苗之前不要浇水,定苗后每亩施入氮肥180-200公斤;
(5)进入9月份,雨水充足是牛蒡生长的高峰期,地上部分枝叶完全覆盖沟垄,除按常规管理以外,及时清除垄间杂草,防止垄间积水,以免造成土垄下沉,俗称塌沟;
(6)10月份是牛蒡肉质根生长的黄金季节,气温、雨水适宜,10月份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期的40%以上,每亩施入复合肥100-150公斤,用2000-3000毫克/升的矮壮素(ccc)药液喷洒生长点叶片,以控制新叶片生长,促使牛蒡肉质根生长;
(7)11月份牛蒡肉质根直径已经达到1.8至2.1厘米,11月下旬气温下降到牛蒡生长的临界点,插入塑料大棚,所述塑料大棚尺寸为弓长9米,弓高2.5米,弓距1米,薄膜采用单层8丝无滴膜;
(8)12月中旬,大棚外气温已降到0℃以下,牛蒡叶片不耐低温,3℃以下的低温会使牛蒡叶片枯死,插入塑料大棚以后,大棚内的地温、气温平均升高7-15℃,夜晚也会在4℃以上,白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棚内温度可达到20℃以上,从而延长了牛蒡生长时间,由于昼夜温差较大,牛蒡肉质根生长缓慢,选择晴天的下午进行一次叶面施肥,所述叶面施肥特征为:叶面肥由复合微生物肥、中性洗衣粉、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乙醚酚水剂按水:复合微生物肥:中性洗衣粉: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乙醚酚水剂=50:5-8:0.2-0.4:0.21-0.26配制而成,每亩使用量25至27公斤,喷施部位:牛蒡的功能叶;促使牛蒡肉质根生长,12月中旬牛蒡的肉质根直径可以达到2.3-2.5厘米,次年2-3月份牛蒡的肉质根直径可以达到2.5厘米以上,从而达到上市的商品牛蒡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天马敬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天马敬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00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学习桌(BK‑LUDE)
- 下一篇: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