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地震资料工频干扰自动识别与压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0396.1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8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姜弢;汪彦龙;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成分 分析 地震 资料 干扰 自动识别 压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数据处理去噪的方法,尤其是工频干扰严重的地震记录去噪方法,利用地震记录各道的平均能量值识别干扰道以及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压制工频干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资料采集过程中往往受到工频干扰的影响,采集到的地震记录中常混有工频噪声,当工频干扰很强,且贯穿于一道地震数据的始终时,该地震道常表现为坏道,引起地震资料品质下降。通过对大量坏道数据的分析,很多地震道并不是源于地面附近的强干扰源,往往来自地震检波器本身的问题,与地震记录的时间深度无关,当前对坏道的处理是剔除坏道,这种处理降低了地震数据质量,而本专利提供的技术,能够有效识别由于工频干扰产生的坏道,这为进一步压制工频干扰提供了可能。针对工频干扰当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法。目前主要的压制方法有陷波法、工频回归相减抑制法,自适应滤波法三类。文章“地震资料中工频干扰的自动识别与压制”提出陷波法滤除工业干扰,但该方法同时也会滤除50Hz频率的地震信号;文章“强工频干扰波的提取与消除方法”提出时间域内运用共轭梯度算法提取单频干扰,但该方忽略了实际地震资料中工频频率的可变性,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工频干扰频率是变化的;文章“压制地震资料中工业电干扰的余弦逼近法的改进及应用”提出基于余弦逼近法滤除工业干扰,但该方法无法实现自动识别干扰道;文章“在检波点域分离50Hz工业干扰”提出炮集转换滤除工业干扰,但该方法效率低并无法自动识别干扰道;文章“基于维纳滤波的50Hz工业干扰去噪方法及应用”提出维纳滤波器来调整参考道的振幅和相位的匹配来预测单频噪声,但该方法不适应于平稳性差的工频干扰;文章“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工频干扰消除技术”提出从混合信号中分离出相互独立的各个信号分量达到消除工业噪声的目的,但该方法依靠经验性,缺乏严格的理论依据;
CN104570118A公开的“一种基于双因素的自动识别与去除工业干扰的方法”提出正余弦加权逼近法处理工业干扰,但该方法忽略了工频的频率,相位和幅值的不固定性;
CN103630935A公开的“去除地震数据中交流电干扰信号的方法”提出频率域提取工频频率的方法,但该方法没有考虑工频谐波的存在;
CN101907726A公开的“一种自动识别和消除地震勘探工业电干扰的方法”提出基于自相关理论确定工频干扰,但该方法自动识别工频噪声时依赖于初至时间之前地震资料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地震资料工频干扰自动识别与压制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地震采集过程中地震资料往往会受到工频干扰的影响,从而造成地震记录中的大量坏道或强干扰道,严重影响地震勘探数据的质量,本发明是通过自动识别受工频干扰的地震道,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技术分离出干扰,再对重构后的数据进行保幅,实现了地震资料工频干扰的自动识别与压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地震资料工频干扰自动识别与压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针对待处理的原始地震记录,选取记录时间位于中下段的时窗TW,计算该地震记录在TW内的各道平均能量值,如公式
其中Ei为时窗内地震记录第i道平均能量值,xi(tj)为时窗内地震记录第i道的第j个采样点值,i=1,2…n,n为地震记录总道数,j=1,2…k,k为时窗内地震记录的采样点数,时窗TW的长度建议为总记录长度的到时间内;
b、定义第l道特征因子根据λl的取值识别干扰道,El为地震记录第l道在TW内的平均能量值,q为TW内具有最小平均能量值的地震道号,其中l=1,2,…n,识别干扰道具体步骤如下:
b1、若对所有道均存在λl<5,表明该地震记录无显著工频干扰,无需后续去噪过程,否则执行步骤b2;
b2、若λl≥5,表明地震记录有显著工频干扰,记第l道为干扰道,记为Ul;
c、提取与Ul相邻且包括Ul的连续5道记录组成子地震干扰道集,记为X,X中每一道为一列,求出X每列的均值,并用X中的每个元素减去该列的均值,得到X处理后的子地震道集,记为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0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