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及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0429.2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2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奇恩;陈兴伦;王彰盟;杨皓程;黄逸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发光二极管 驱动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及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信号产生器以及补偿电压提供器。驱动信号产生器在扫描时间区间中分别提供第一、二驱动信号至第一、二驱动线。补偿电压提供器在扫描时间区间中的第一时间区间中提供补偿电压至第三驱动线,并依据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阈值电压调整补偿电压且在扫描时间区间中的第二时间区间中使第三驱动线非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可提供补偿电压以消除残影的发光装置及其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已知的由二极管所组成的发光装置中,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发光二极管灯板。其中,不同形式的发光二极管灯板分别具有不同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的配置方式。虽然,在进行这些发光二极管灯板的发光二极管的配置方式的设计时,已有针对实际点亮时所可能产生的残影现象进行了考虑,但在实际操作上,在发光二极管灯板被点亮时,还是有一定数量的残影现象无法避免,致使发光效果被破坏。
以下请参照图1A~图1C,图1A~图1C分别为不同形式的发光二极管灯板。在图1A中,发光二极管灯板110具有多条驱动线C1~C9,而多个发光二极管则分别被配置在驱动线C1~C9的其中至二的中间。在发光二极管灯板110中,发光二极管LED11~LED13分别为发送不同波长可见光的发光二极管。其中,当发光二极管LED13被点亮而发光二极管LED11及LED12不需要被点亮时,驱动线C4被赋予高电压电平的驱动信号,而驱动线C3被赋予低电压电平的驱动信号。在此时,由于发光二极管LED11及LED12正向偏压以串接在驱动线C4以及C3间并可能被导通而产生残影现象。
在图1B中,发光二极管灯板120具有多条驱动线C1~C9以及配置其间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在发光二极管灯板120中,发光二极管LED21~LED23分别为发送不同波长可见光的发光二极管,并且,在当发光二极管LED21需被点亮而发光二极管LED22及LED23不需被点亮时,驱动线C1被赋予高电压电平的驱动信号,而驱动线C2则需被赋予低电压电平的驱动信号。如此一来,正向偏压串接于驱动线C1以及C2间的发光二极管LED22及LED23将可能被导通而产生残影现象。
在图1C中,发光二极管灯板130具有多条驱动线C1~C17以及配置其间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在发光二极管灯板130中,发光二极管LED31~LED32分别为发送不同波长可见光的发光二极管,并且,在当发光二极管LED31需被点亮而发光二极管LED32不需被点亮时,驱动线C1将被赋予高电压电平的驱动信号,而驱动线C10将被赋予低电压电平的驱动信号。在此同时,由于发光二极管LED32的阴极所连接的驱动线C12上的电压电平未知,因此,发光二极管LED32有可能依据驱动线C1上高电压电平的驱动信号而被导通,产生残影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可有效降减低残影现象的产生。
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灯板。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信号产生器以及补偿电压提供器。驱动信号产生器在扫描时间区间提供第一驱动信号至第一驱动线,并提供第二驱动信号至第二驱动线,其中第一驱动线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共同连接至第二驱动线。补偿电压提供器在扫描时间区间中的第一时间区间中提供补偿电压至第三驱动线,并依据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阈值电压调整补偿电压且在扫描时间区间中的第二时间区间中使第三驱动线非固定连接,其中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三驱动线。其中第二驱动信号与第一驱动信号的电压差大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阈值电压,第二驱动信号与补偿电压的电压差小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阈值电压。第二时间区间在第一时间区间之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时间区间的时间长短依据第三驱动线与参考接地端间的寄生电容的电容值大小而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松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04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