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舆情检测平台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0746.4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8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翁健;李明;杨安家;王醒;罗伟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林梅繁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技术 舆情 检测 平台 建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空间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舆情检测平台建设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及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确实有利于网络空间里言论自由的实现,但是互联网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在它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侵害公民人格权、肖像权、隐私权、知识产权等权利,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对网络的公信力带来严重冲击。一方面,互联网基础设施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而且互联网用户遍布全球,各国政府对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的监管面临前所未有的难度;另一方面,在企业或者局域网内部也存在着非法互联网信息泛滥的问题,个人用户可以匿名发布对企业或者区域有害的互联网信息。
近年来,各国开始规范互联网信息,加强监督管理。中国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强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网络安全事业发展也要适应这个趋势,推进中国的网络强国建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网页、博客、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等信息,文档、图片、音视频等电子文件属于电子数据。也就是说日后在追究刑事责任时,这些电子数据可以成为呈堂证供,对规范互联网信息的控制起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越来越多的服务平台开始从技术手段过滤敏感、对公民有着危害言论的词汇。
但是,互联网信息的无中心化、匿名性、互动性等几大特征导致了管控的复杂度。另外,现阶段所有互联网信息的发布都依赖第三方服务平台,国内第三方服务平台例如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他们之间存在的共同特征在于,基于信任模型下的中心化管理,虽然互联网信息发表开始走向非匿名化,但由于数据库的中心化,使得数据容易遭受物理或者被黑客攻击,此外如果数据库管理员存在恶意行为,修改言论或者所有者信息,带来的危害将会更大。
区块链是随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而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具备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等特性,它将一段时间内的信息记录到区块中,相邻区块之前通过哈希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无法篡改的分布式记账本。将个人用户的互联网信息的哈希值写入至区块链中,借助区块链中的数据无法篡改及具有可追溯的这一特性,非常利于后续互联网信息追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舆情检测平台建设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流程中,数据易被篡改,匿名化无可追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舆情检测平台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用户舆情监测中心,为个人用户分配提供公私钥对,对互联网信息提供数字签名服务、过滤及历史分析;
步骤2、建立个人用户言论发布基础设施平台,个人用户所发布言论需要用户舆情监测中心验证通过后才可正式进行信息发布;
步骤3、搭建面向互联网信息发布的区块链基础平台;
步骤4、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信息写入机制,对互联网信息数据进行哈希降维处理,个人用户编辑的互联网信息经过数字化签名,再利用哈希算法将互联网信息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互联网信息的哈希值,将所述互联网信息的哈希值连同所有者的个人地址信息、发表时间写入区块链中;
步骤5、搭建舆情检测的数据存储中心,将原始数据经过用户公钥加密之后存储至远端云数据中心。
优选地,所述步骤1建立的用户舆情监测中心的功能包括:1)注册管理,用于用户公私钥对的信息分发、个人有效信息登记;2)数字签名服务,用于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及签名验证;3)言论过滤,用于对敏感、非合法言论词汇、语言及文章进行过滤;4)历史言论分析,用于对历史互联网信息进行追溯分析。
优选地,步骤1所述用户舆情监测中心的建立过程如下:
首先,建立公开密钥舆情监测中心,负责管理用户的所有公私钥对、注册信息;
其次,建立数字签名服务中心,言论经过个人用户数字签名后,该用户拥有与该言论相关的知识产权;
然后,建立舆情检测中心,为确保互联网信息发布的安全性,所有言论发布以交易的形式写入区块链,用户舆情监测中心对个人用户发布的互联网信息进行过滤审查,确认无误后个人用户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才可被正式发布;
最后,建立互联网信息比对分析中心,对历史危害言论进行追溯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0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