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资源配给方法、装置以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1080.4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1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友山;高霞;严丽平;黄德胤;江春雷;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资源 配给 方法 装置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资源配给方法、装置以及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响应于用户输入,生成用户请求数据,并将所述用户请求数据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用户信息数据库将所述用户请求数据转换为第一标准格式文件,并将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通过隔离网络上传至分布式资源配置服务器;分布式资源配置服务器响应于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的拉取,将第一标准格式文件下发到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从所述分布式资源配置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将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解析为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能够识别的文件样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资源配给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往往会存在多个供应商,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种类、型号、价格等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何将这些供应商的货品进行统一管理,清晰反映在企业采购系统中,是目前企业采购和企业物流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另外,企业设置实体仓库自行管理会占用空间,需要人力维持运作,耗费大量资源。使用ERP等管理系统会增加购买成本,需要专门技术人员操作和维护,增加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互动方法、用户设备、以及用户互动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资源配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客户端响应于用户输入,生成用户请求数据,并将所述用户请求数据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用户信息数据库将所述用户请求数据转换为第一标准格式文件,并将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通过隔离网络上传至分布式资源配置服务器;分布式资源配置服务器响应于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的拉取,将第一标准格式文件下发到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从所述分布式资源配置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将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解析为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能够识别的文件样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资源配给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用于响应用户输入,生成用户请求数据,并将所述用户请求数据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用户信息数据库,用于将所述用户请求数据转换为第一标准格式文件,并将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通过隔离网络上传至分布式资源配置服务器;分布式资源配置服务器,用于响应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的拉取,将第一标准格式文件下发到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用于从所述分布式资源配置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将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解析为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能够识别的文件样式。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资源配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输入,生成用户请求数据,并将所述用户请求数据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以使得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将所述用户请求数据转换为第一标准格式文件,并将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通过隔离网络上传至分布式资源配置服务器;所述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用于从所述分布式资源配置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将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解析为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能够识别的文件样式。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资源配给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信息;请求生成模块,用于响应用户输入,生成用户请求数据;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请求数据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以使得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所述用户请求数据转换为第一标准格式文件,并将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通过隔离网络上传至分布式资源配置服务器;分布式资源供给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将所述第一标准格式文件解析为分布式资源供给客户端能够识别的文件格式。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将所有资源提供方的资源数据直接映射到资源需求方的数据库,有利于资源的统一调配,同时减少运行成本。隔离网络能够保证数据需求方和数据提供方的信息私密性和数据安全,标准化格式文件能够减少恶意代码、SQL注入的风险。分布式服务器能够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资源需求数据被外部截获所带来的运行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1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电子身份验证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权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