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1328.7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范明华;刘昌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18 | 分类号: | E05B83/18;E05B85/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安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背 车身骨架 门锁 门限位装置 开闭系统 汽车后背 车门 汽车结构设计 汽车后背门 感官品质 锁柱组件 限位组件 后背门 上锁柱 限位器 锁块 异响 磨损 增设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汽车结构设计,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装置,所述汽车后背门连接在车身骨架上,在车身骨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后背门的限位器,在后背门上设有后背门锁,所述后背门锁包括设置在车身骨架上的锁柱组件以及设置在后背门上与设置在车身骨架上锁柱组件相对应的锁块。本发明是对传统后背门锁的改进,通过增设限位组件可以减轻车门开闭系统部件的磨损,消除异响,提高车门开闭系统的可靠性和感官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结构设计,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两厢车型,特别是SUV(运动型多功能车)和MPV(多用途汽车)车型受到消费者青睐,在乘用车销售量中所占比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两厢车型和单厢车型(如微型客车)一般都配备可上掀开启的后门(又称后背门、行李箱门)。上掀开启式后背门的传统限位方式一般为:在车门两侧设置限位器,限制车门在X方向上的运动,与门铰链和门锁共同限制车门自由度,保持车门锁止时的位置,如附图1和附图2。
随着市场上新车型外形尺寸不断增大,后背门的尺寸和重量不断增加,上掀开启式后背门传统的限位方式存在车门异响、门锁磨损、高强度工况下锁柱断裂等问题。此类问题造成车型研发资源浪费、感官品质差、售后抱怨等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变传统后背门锁闭效果的汽车后背门锁闭结构。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装置,所述汽车后背门连接在车身骨架上,在车身骨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后背门的限位器,在后背门上设有后背门锁,所述后背门锁包括设置在车身骨架上的锁柱组件以及设置在后背门上与设置在车身骨架上锁柱组件相对应的锁块。
所述锁柱组件包括底板以及设在底板上与锁块相适配用于连接后背门的锁柱,在底板上用于对锁块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件。
所述限位部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用于对锁块进行限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关于锁柱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
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水平截面靠近锁柱的一侧倾斜设置。
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锁块相适配的凹槽。
所述凹槽水平截面呈锥形,连接时最先靠近锁块的一端槽口较大,槽口尺寸逐步向限位块内侧减小。
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减震的弹性层。
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外侧面设有用于增加自身强度的倾斜肋。
所述底板包括与车身骨架安装槽相适配的下底板以及设置在下底板上的上底板,所述上底板面积大于下底板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对传统后背门锁的改进,通过增设限位组件可以减轻车门开闭系统部件的磨损,消除异响,提高车门开闭系统的可靠性和感官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装配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限位块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限位块的右视图。
1、车身骨架,2、后背门,3、第一限位块,4、第二限位块,5、锁柱组件,51、锁柱,6、上底板,7、下底板,8、凹槽,9、锁块,10、倾斜肋,11、压紧气缸,12、弹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1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输送泥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油管清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