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炉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燃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1564.9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1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汪俊勇;张霞;康道远;梁桂源;张坚伏;罗智越;李胤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5/02 | 分类号: | F23N5/02;F23N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景怀宇;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炉 烟气 燃气比例阀 预设 烟气冷凝 使用安全性 控制装置 使用寿命 温度调整 冷凝水 冷凝 腐蚀 | ||
1.一种燃气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燃气炉的运行时长;
判断所述运行时长是否大于预设运行时长;
当所述运行时长大于所述预设运行时长时,获取第一时刻烟气温度;判断所述第一时刻烟气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
当所述第一时刻烟气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燃气比例阀进入防烟气冷凝工作状态;
获取第二时刻烟气温度;
判断所述第二时刻烟气温度是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
当所述第二时刻烟气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调大所述燃气比例阀输出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高于烟气露点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燃气比例阀进入防烟气冷凝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保持所述燃气比例阀输出功率恒定和/或调大所述燃气比例阀输出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时刻烟气温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判断所述第二时刻烟气温度是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当所述第二时刻烟气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燃气比例阀进入防烟气冷凝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大所述燃气比例阀输出功率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三时刻烟气温度;
判断第三时刻烟气温度是否高于第三预设温度,其中第三预设温度高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
当第三时刻烟气温度高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燃气比例阀退出防烟气冷凝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时刻烟气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燃气炉的燃气比例阀进入防烟气冷凝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所述第一时刻烟气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判断所述第一时刻烟气温度是否低于第四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当所述第一时刻烟气温度低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时,调大所述燃气比例阀输出功率;
当所述第一时刻烟气温度不低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时,保持所述燃气比例阀输出功率恒定。
6.一种燃气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温度获取模块(100)以及燃气炉控制器,所述烟气温度获取模块(100)与所述燃气炉控制器通讯连接;
所述烟气温度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第一时刻烟气温度;
所述燃气炉控制器包括存储模块(200)、第一温度判断模块(210)以及燃气比例阀控制模块(300),其中,
所述存储模块(200),用于存储第一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高于烟气露点温度;
所述第一温度判断模块(21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时刻烟气温度是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所述燃气比例阀控制模块(300),用于当所述第一时刻烟气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燃气比例阀进入防烟气冷凝工作状态;
所述燃气炉控制器还包括运行时长获取模块以及运行时长判断模块,其中,
所述运行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燃气炉的运行时长;
所述存储模块(200),还用于存储预设运行时长;
所述运行时长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运行时长是否大于所述预设运行时长;
所述烟气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运行时长大于所述预设运行时长时,获取所述第一时刻烟气温度;
所述烟气温度获取模块(100),还用于获取第二时刻烟气温度;
所述存储模块(200),还用于存储第二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所述燃气炉控制器还包括第二温度判断模块(220);
所述第二温度判断模块(220),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时刻烟气温度是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当所述第二时刻烟气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燃气比例阀控制模块(300)调大所述燃气比例阀输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15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