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信制式的物联网智能锁分时通信方法及物联网智能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2581.4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7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钟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朗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00;H04W84/12;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11344 | 代理人: | 江锦利 |
地址: | 518017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保税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制式 联网 智能 分时 方法 及物 | ||
1.一种多通信制式的物联网智能锁分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蜂窝通信制式以使智能锁接入蜂窝网络中;
通过蜂窝网络向服务器发送具有智能锁ID的数据包,以提出智能锁相对于服务器的连接请求;
获得智能锁与服务器连接成功的指令信息后,向服务器发送接收服务器上预置的智能锁工作配置信息的请求;
根据获得的智能锁工作配置信息更新智能锁的工作配置;
控制智能锁进入蓝牙通信制式待机状态,并关闭蜂窝通信制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信制式的物联网智能锁分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侦测到终端发出的与智能锁通过蓝牙通信制式连接的请求后,尝试建立智能锁与终端之间的基于蓝牙通信制式的局域网连接;
若在预设次数内获得智能锁与终端之间的局域网连接建立成功的指令,则进一步侦测终端通过所述局域网连接向智能锁发出的开锁请求;否则启动蜂窝通信制式,并侦测终端发出的与智能锁通过蜂窝通信制式连接的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信制式的物联网智能锁分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侦测到终端向智能锁发出的开锁请求后,检验接收到的开锁密钥与预置开锁密钥的匹配度,基于该匹配度控制智能锁的开锁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信制式的物联网智能锁分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侦测到向智能锁发出的闭锁动作信号后,相应控制智能锁的闭锁动作;
检测智能锁与终端之间的基于蓝牙通信制式的局域网连接状态,若处于连接状态则通过蓝牙通信制式向终端上报闭锁状态;若处于断开状态则通过智能锁与终端之间的基于蜂窝通信制式的连接向终端上报闭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信制式的物联网智能锁分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智能锁上的工作配置,控制智能锁通过蜂窝通信制式向蜂窝网络中与智能锁连接的服务器上传智能锁状态数据;
控制智能锁进入蓝牙通信制式待机状态,并在智能锁状态数据上传完毕后关闭蜂窝通信制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信制式的物联网智能锁分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智能锁通过蜂窝通信制式向蜂窝网络中与智能锁连接的服务器上传智能锁状态数据的步骤包括:
启动GPS定位运算,根据运算结果以及通过蜂窝通信制式向蜂窝网络中与智能锁连接的服务器上传智能锁的位置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多通信制式的物联网智能锁分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侦测到终端向智能锁发出的开锁请求后,检验接收到的开锁密钥与预置开锁密钥的匹配度,基于该匹配度控制智能锁的开锁动作的步骤包括:
侦测到终端向智能锁发出的开锁请求后,向终端返回智能锁ID;
接收终端基于智能锁ID在服务器上匹配到的开锁密钥的数据包;
解析出数据包中的开锁密钥并检测与智能锁预置开锁密钥的匹配度;
基于该匹配度控制智能锁的开锁动作。
8.一种多通信制式的物联网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蓝牙通信模块、蜂窝通信模块、配置模块;
蜂窝通信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提供蜂窝通信制式以接入蜂窝网络中,通过蜂窝网络向服务器发送具有智能锁ID的数据包,以提出智能锁相对于服务器的连接请求;以及获得智能锁与服务器连接成功的指令信息后,向服务器发送接收服务器上预置的智能锁工作配置信息的请求;还用于侦测终端发出的与智能锁通过蜂窝通信制式连接的请求,以及建立智能锁与终端之间的基于蜂窝通信制式的连接;
配置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获得的智能锁工作配置信息更新智能锁的工作配置;
蓝牙通信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提供蓝牙通信制式,侦测终端发出的与智能锁通过蓝牙通信制式连接的请求,以及建立智能锁与终端之间的基于蓝牙通信制式的局域网连接;
主控模块:用于相应控制蓝牙通信模块和蜂窝通信模块的启动和关闭,其在配置模块更新智能锁的工作配置后,控制智能锁进入蓝牙通信制式待机状态,并关闭蜂窝通信制式;还用于检验接收到的开锁密钥与预置开锁密钥的匹配度,基于该匹配度控制智能锁的开锁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朗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朗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25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驱动器(8)
- 下一篇:配电盒(多功能防火配电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