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息流标签的Web用户隐私保护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3578.4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0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羌卫中;郭佳祯;邹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16/958;G06F16/955;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42201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廖盈春;李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私密信息 第三方代码 标签添加 标签 信息流 追踪 消息传递规则 隐私保护系统 互联网安全 轻量级进程 安全级别 标签检测 标签模型 标签设计 访问控制 私密信息 消息添加 隐私保护 用户信息 第三方 隔离 传输 敏感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流标签的Web用户隐私保护系统和方法,属于互联网安全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标签添加模块和标签检测模块,在标签添加模块中设计一种应用于Web环境的新型访问控制标签模型,为Web组件和Web组件之间传输的消息添加标签,当Web组件包括第三方代码时,设计一种轻量级进程隔离第三方危险代码,同时针对标签设计一种消息传递规则追踪用户私密信息消息,追踪用户私密信息消息。本发明还实现了一种基于信息流标签的Web用户隐私保护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适用于需要提高安全级别和用户信息敏感的Web应用,能够确保Web应用免于第三方代码的破坏和保护用户的私密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安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信息流标签的Web用户隐私保护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向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包括地图导航、在线支付等,当下的Web应用整合大量第三方代码。但是由于这些服务时常要求接触用户的私密信息,所以开发者和用户必须完全信任它们不会将私密信息泄露出去。最近很多研究显示,这些第三方代码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危害,比如追踪用户浏览记录,获得用户表单输入数据,窃取cookie和私密数据,甚至劫持会话信息,伪造用户请求。
现今浏览器依赖同源策略(SOP),跨域资源共享(CORS),内容安全策略(CSP)等安全机制防范第三方代码窃取隐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这些机制在应用运行时维持静态的不变的访问控制策略,要么授予某组件完全的访问权限,要么完全阻止,所以并不能防止已经收到信息的组件将获得私密信息泄露出去。
现有的基于信息流控制的防范方法中,一般有细粒度和粗粒度两种方法。细粒度方法一般向对象粒度的用户私密信息加上高敏感级别标签,追踪JavaScript每一条命令,确保关联高敏感级别标签的数据不会泄露出浏览器,从而保护用户隐私。粗粒度方法和本方法有相似性,每一个同源的组件都会明确地关联一个信息流标签,这个标签严格定义这个组件的访问控制权限,每当发生跨越组件边界的信息传递时,系统检查相关的标签,按照规则决定这次传递是否成功。
然而,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细粒度方法由于需要追踪JavaScript每一条命令,所以它们通常需要对JavaScript引擎进行大量的改动,或者直接实现一个安全性提高的JavaScript解释器,从而造成性能太差和兼容性不好。此外细粒度方法也不能支持比同源策略灵活的策略。而现存的粗粒度方法没有对可能造成隐私泄露的降密特权进行限制。此外由于缺乏对第三方代码库有效的隔离机制,对导入第三方代码库的Web应用的防范支持不够。
综上所述,现有的基于信息流控制保护用户隐私的系统方案存在如下不足:
一方面细粒度方法运行在对象级别,有效的支持导入第三方代码库的Web应用的防范,但是由于需要对现在的JavaScript引擎大量修改,导致其性能和兼容性差。另一方面,粗粒度方法由于没有提供对危险的降密特权限制的有效机制,导致其可能造成隐私泄露,并且对导入第三方代码库的Web应用的防范支持不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流标签的Web用户隐私保护系统和方法,其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Web浏览器环境的新型访问控制标签模型,确保Web应用数据的完整性和私密性;提出了基于信息流标签的追踪用户私密信息消息传递规则,提供灵活实用的信息流控制策略,防止用户隐私泄露,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由此解决现有针对第三方代码保护web用户隐私方法中出现的局限和不足,保证用户信息的私密性和完整性,以及系统的动态性和高效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流标签的Web用户隐私保护系统,该系统包括:
标签添加模块,用于为Web组件和Web组件之间的通信消息按照标签模型添加标签;所述标签模型包括组件标签和消息标签,所述组件标签用于关联组件,包括:
私密性标签,用于表示本组件包含的私密性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35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