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3676.8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3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超;王光泉;孙伟;时凌云;陈阳;高博;史天阔;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显示面板 触控 透明电极层 显示模组 压力检测 触控结构 显示装置 电极 驱动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可实现压力检测,且工艺简单。该触控显示模组,包括触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入光侧的透明电极层;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设置有触控结构;所述透明电极层包括多个压力检测电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压力感应技术是指对外部受力能够实施探测的技术,通过该技术例如可以对当前所处环境的压力进行测试,以判断是否与自身的身体适应能力相符,并且可以使客户得到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因此,许多厂商开始寻求合适的方案以在显示领域尤其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实现压力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可实现压力检测,且工艺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触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入光侧的透明电极层;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设置有触控结构;所述透明电极层包括多个压力检测电极。
优选的,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所述透明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对盒基板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触控结构包括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所述触控电极与公共电极复用。
可选的,所述触控结构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盒基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盖板,所述触控结构设置于所述盖板上。
优选的,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盒基板一侧的上偏光片、设置于所述对盒基板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下偏光片;所述透明电极层设置于对盒基板靠近所述下偏光片的表面。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金属背板。
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IC和第二IC;所述第一IC用于控制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进行显示以及触控检测;所述第二IC用于控制压力检测电极进行压力检测。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二方面所述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在触控阶段,向触控结构输入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所述触控结构输出的反馈信号,以识别触控位置;在压力检测阶段,向压力检测电极输入压力检测驱动信号并接收反馈信号,以检测压力值。
在触控电极与公共电极复用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显示阶段,向所述触控电极输入公共电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入光侧设置压力检测电极,可当该触控显示面板应用于显示装置时,使压力检测电极与背光模组的金属背板之间产生电容,这样当触控显示模组受到压力时,压力检测电极与金属背板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经过相应的换算便可得到压力值。在此基础上,由于压力检测电极设置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入光侧,不会对触控功能产生影响,而且压力检测电极和触控结构独立设置,可以有较高的信噪比。此外,压力检测电极可通过常规的构图工艺形成在触控显示面板上,工艺简单,且由于厚度较薄,不会导致触控显示模组的厚度增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3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