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3916.4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4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焦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森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4429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食用菌 菌种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及制备方法,它由一定比例的木屑、麦麸、石膏粉、蔗糖原料组成,步骤是:A、按照一定比例称取木屑、麦麸、石膏粉、蔗糖原料,将原料混合均匀;B、在步骤A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短纤维,干拌混合均匀,加水调节含水量至58%,混合均匀,让短纤维均匀分散在培养料混合物中,获得混合物;C、将混合物装入菌袋或菌种瓶中,封口,再进行灭菌、接种、培养常规的菌种生产工序;菌丝长满菌袋或菌种瓶后,获得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配方合理,使用方便,防伪成本低,防伪效果简洁明显,容易辨别。方法易行,操作简便,不影响菌种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培养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同时还涉及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的制备方法,它适用于各种食用菌菌种固体培养。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食用菌菌种生产,是将食用菌的各种培养料(木屑、小麦麸、石膏粉等)按照配方称重配比,再调节水分混合均匀,然后装入菌袋或菌种瓶中,再进行封口、灭菌、接种、培养等工序培养。各种培养料都是为该食用菌菌种生长提供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菌种的品种信息等都在菌种的外包装袋或瓶上。当该菌种在用户使用时会打开菌种外包装物,将菌丝长过后的培养基掰成小块,仅将小菌种块作为接种物,接种在新的培养料上。因不同生产厂家的生产配方和品种都很近似或相同,掰成小块用于接种后的菌种块从外观上很难辨别生产厂家和品种,在生产中容易张冠李戴,易发生不同品种放置混乱不能识别,或将此厂家菌种冒充他厂家菌种,不便于市场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配方合理,使用方便,防伪成本低,防伪效果简洁明显,容易辨别。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的制备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不影响菌种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该菌种配方配好后调节含水量至58±2%。该配方可用于香菇、木耳、平菇、杏鲍菇、蟹味菇、金针菇、猴头菇等食用菌防伪菌种的生产。
该配方在不同品种食用菌生产时,主要原材料配比不变,可通过短纤维的长短、粗细、组合等可用来区分不同的品种。如生产香菇菌种时,可使用0.5厘米长短纤维;生产黑木耳菌种时,可使用1.0厘米长的短纤维;生产金针菇菌种时,可使用1.5厘米长的短纤维;生产平菇菌种时,可使用2.0厘米长的短纤维等等加以区分。
该配方在同一品种菌种生产时,主要原材料配比不变,可通过短纤维的颜色、粗细、组合等可用来区分同一品种内的不同菌株。如进行香菇菌种生产时,生产香菇森源1号菌种,可使用0.5厘米长的黄色短纤维0.1%;如生产香菇森源2号菌种,可使用0.5厘米长的红色短纤维0.1%;如生产香菇森源10号菌种,可使用0.5厘米长的蓝色短纤维0.1%;如生产香菇森源16号菌种,可同时使用0.5厘米长的黄色0.05%和0.5厘米长的红色短纤维0.05%等等加以区分。
所述的防伪食用菌菌种为香菇菌种、防伪黑木耳菌种、防伪金针菇菌种、防伪平菇菌种等。
上述菌种生产配方中的主要原料是为食用菌菌种提供营养的物质材料,主要能满足菌种生长基本养份并保证菌种的生命活力;短纤维是色彩鲜明、很容易辨识区分的、且不能被菌种分解利用的非营养物质,主要是为人眼睛直观辨识提供条件。两者混合后达到既能保证菌种活力、又能让人很快辨别区分的目的。
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优选范围):
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较好范围):
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最好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森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森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3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