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支持下产品模块化设计中的模块型谱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4742.3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6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联辉;雷婷;王丽;李茂强;杨斌;张秦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7;G06F111/04;G06F11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支持 产品 模块化 设计 中的 模块 型谱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数据支持下产品模块化设计中的模块型谱优化设计方法。对于对用户选用产品模块参数水平取值的行为,定义用户行为变量,统计用户行为数据,计算参数水平取值的用户需求满足度,以最大化模块型谱的用户需求满足度和最小化生产成本为目标建立模块型谱优化设计模型,采用二分法求解模块型谱优化设计模型。本发明通过对用户选用产品模块参数水平取值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来指导产品模块型谱的优化设计,能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具有方法简便合理、容易实现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模块化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数据支持下产品模块化设计中的模块型谱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产品模块化设计中的模块型谱优化设计是在企业原有的模块型谱基础上,通过分析用户使用产品一段时间后对模块型谱需求的变化,来实现模块型谱持续优化的过程。对于产品模块化设计中的模块型谱优化设计,其主要依据是用户需求。目前,用户需求的获取主要有两大类方法,即问卷调查法和网络评论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其操作简单、直接的优势成为设计师了解用户需求最常用的手段,但问卷是由设计师事先设计的,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指向性,往往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用户的真实感受,另外调查样本人数有限,调查对象对产品的理解程度和描述水平各异,导致设计师难以获取用户真实、准确的需求;网络评论分析法是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需求获取方法。随着网络舆论平台信息量的快速增长,通过网络评论分析获取设计知识以指导产品优化设计已成为近年来业界的常用方法,但网络评论信息多为文本型、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从中准确获取结构化的设计知识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网络评论信息源真伪难辨,直接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是用户对产品功能或模块型谱参数需求最真实和最客观的反映,行为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有效地指导产品的模块型谱优化设计。用户在与产品的使用交互过程中,随着使用次数增多,会对某些功能属性或型谱参数水平产生偏好,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使用习惯。用户行为数据会伴随用户使用累积产生,包含了潜在的用户需求偏好。因而,需要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用数学方法来描述用户多次使用产品的行为数据,并通过分析行为数据来更为客观地理解用户需求偏好,从而实现产品模块化设计中的模块型谱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用数学方法来描述用户多次使用产品的行为数据,并通过分析行为数据来更为客观地理解用户需求偏好,从而实现产品模块化设计中的模块型谱优化设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数据支持下产品模块化设计中的模块型谱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定义用户行为变量;
设某产品模块有J个参数,构成参数序列{P1,…,Pj,…,PJ};参数Pj(1≤j≤J)的水平取值有Kj个,构成参数水平取值序列
设用户的需求有U项,构成需求序列{Cr1,…,Cru,…,CrU};需求Cru(1≤u≤U)共有Lu个期望值,构成需求期望值序列定义用户行为变量为表示当用户对需求Cru的期望值为时,将选择作为产品模块的参数Pj的水平取值;
步骤2:统计用户行为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宿州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4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人重识别数据标注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粘保鲜用PVDC组合物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