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iCN/CrCN纳米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4777.7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田林;李方正;杨浩志;辛艳青;王昆仑;宋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02 | 分类号: | C23C14/02;C23C14/14;C23C14/06;C23C14/34;C23C28/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icn crcn 纳米 多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TiCN/CrCN纳米多层膜,其特征在于设有Ti过渡层、TiN过渡层和纳米尺度的TiCN/ CrCN薄膜,其中,TiCN与CrCN交替沉积形成TiCN/ CrCN薄膜,Ti过渡层、TiN过渡层和TiCN/ CrCN薄膜从基体到涂层表面依次沉积形成超晶格纳米多层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iCN/CrCN纳米多层膜,其特征在于TiCN/CrCN多层膜调制周期(即单层膜厚度)为:TiCN为15-20nm,CrCN为5-10nm;多层膜总厚度为1.5-4μm,总周期层数为60-200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iCN/CrCN纳米多层膜,其特征在于Ti过渡层厚度为200-500nm,TiN过渡层厚度为100-4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iCN/CrCN纳米多层膜,其特征在于采用多弧离子镀膜法,镀膜时使用的多弧离子镀膜机由镀膜室、第一弧源、第二弧源、转动单元、进气单元、加热源、真空泵、引弧电源和脉冲偏压电源组成,其中,腔体内侧壁上设有对向设置的第一弧源和第二弧源,腔体中部设有转动单元,腔体上设有分别与真空泵、进气单元相连通的气管,转动单元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旋转底座,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固定安装在旋转底座上形成近圆柱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iCN/CrCN纳米多层膜,其特征在于第一弧源上设有Ti靶,第二弧源上设有Cr靶,基体分别固定在第一弧形板外侧壁和第二弧形板外侧壁,基体随第一弧形板外和第二弧形板转动依次经过Ti靶和Cr靶的弧光覆盖的区域,同时通入反应气体C2H2与N2,实现TiCN与CrCN的交替沉积。
6.一种TiCN/CrCN纳米多层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抽真空:用真空泵将镀膜室气压抽至1.5×10-2Pa以下;
步骤二:对基体进行辉光清洗:充入Ar气,加脉冲负偏压-700V(占空比40%),对基体表面进行Ar+辉光清洗;
步骤三:沉积金属过渡层Ti:继续充入Ar气作为保护气体,打开Ti靶,在高偏压-450V(占空比40%)下对基体进行Ti+轰击,然后偏压降至-200 V(占空比40%),沉积Ti过渡层;
步骤四:沉积陶瓷过渡层TiN:充入N2作为反应气体,继续开启Ti靶,在偏压-200 V(占空比40%)下沉积TiN过渡层;
步骤五:沉积TiCN/CrCN纳米多层膜:同时打开Ti靶与Cr靶,充入反应气体N2和C2H2,基体转动频率为5-50HZ,基体依次面向Ti靶与Cr靶并循环进行此过程,实现TiCN/CrCN纳米多层膜的制备;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TiCN/CrCN纳米多层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镀膜时镀膜室内的温度在280-34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TiCN/CrCN纳米多层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r+辉光清洗时间为10-30min;Ti+轰击时间为5-10min;沉积过渡层Ti层时间为10-15min;沉积过渡层TiN层时间为10-15min;沉积TiCN/CrCN纳米多层膜为2-3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TiCN/CrCN纳米多层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步骤通气体流量及镀膜室气压为:对基体进行辉光清洗时,充入Ar气160-200sccm,气压1.7-2.2Pa;沉积过渡层Ti时,充入Ar气30-60sccm,气压保持在0.2-0.4Pa;沉积过渡层TiN,充入N2 120-150sccm,气压保持在0.4-0.6Pa;沉积TiCN/CrCN纳米多层膜,通N2和C2H2,流量均控制在80-100sccm,气压0.5-1.0Pa。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TiCN/CrCN纳米多层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镀膜时的弧电流范围为:Ti靶60-80A,Cr靶55-7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47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表面真空感应加热扩渗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掩膜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