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5437.6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5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梅;亢宇;张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62 | 分类号: | B01J23/62;B01J35/10;B01J37/02;C07C5/333;C07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型催化剂 凹凸棒石 介孔复合材料 丙烯 制备 制备方法和应用 丙烷脱氢 硅胶滤饼 滤饼 陶瓷膜过滤器 制备介孔材料 丙烷转化率 丙烯选择性 催化剂领域 产物混合 催化丙烷 介孔材料 喷雾干燥 球磨产物 洗涤处理 球磨 脱氢 洗涤 | ||
1.一种负载型催化剂,该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铂组分、锡组分和钠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凹凸棒石介孔复合材料,所述凹凸棒石介孔复合材料为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1)将正硅酸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氨进行第一混合接触,并将第一混合接触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介孔材料滤饼;正硅酸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氨的摩尔比为1:0.1-1:0.1-5;
(2)将水玻璃与无机酸进行第二混合接触,并将第二混合接触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硅胶滤饼;所述水玻璃和无机酸的重量比为3-6:1;
(3)将介孔材料滤饼、硅胶滤饼和凹凸棒石分别或混合后进行球磨,将球磨产物使用陶瓷膜过滤器进行洗涤处理,任选将洗涤得到的产物混合,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凹凸棒石介孔复合材料;或者,
将介孔材料滤饼和硅胶滤饼分别或混合后使用陶瓷膜过滤器进行洗涤处理,然后将洗涤得到的产物与凹凸棒石分别或混合后进行球磨,任选将球磨产物混合,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凹凸棒石介孔复合材料;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介孔材料滤饼,所述硅胶滤饼的用量为1-200重量份,所述凹凸棒石的用量为1-200重量份;
所述凹凸棒石介孔复合材料的平均粒径为20-60μm,比表面积为150-600m2/g,孔体积为0.5-1.5mL/g,孔径呈双峰分布,且双峰分别对应第一最可几孔径5-9nm和第二最可几孔径10-40nm;
所述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载体与含有水溶性铂化合物、水溶性锡化合物和无机钠盐的混合水溶液进行共浸渍,然后去除溶剂水,干燥并焙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所述凹凸棒石介孔复合材料的平均粒径为40-50μm,比表面积为150-200m2/g,孔体积为0.8-1.2mL/g,孔径呈双峰分布,且双峰分别对应第一最可几孔径6-8nm和第二最可几孔径20-3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以所述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以元素计,所述铂组分的含量为0.2-0.5重量%,所述锡组分的含量为0.2-1.2重量%,所述钠组分的含量为0.3-0.8重量%,所述载体的含量为97.5-99.3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使用陶瓷膜过滤器进行洗涤处理的条件包括:操作压力为2.5-3.9bar,循环侧进膜压力为3-5bar,循环侧出膜压力为2-2.8bar,循环侧膜面流速为4-5m/s;渗透侧压力为0.3-0.5bar;温度为1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在步骤(1)中,正硅酸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氨的摩尔比为1:0.2-0.5:1.5-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所述第一混合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5-100℃,时间为2-8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所述无机酸为硫酸、硝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所述第二混合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60℃,时间为1-5小时,pH值为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介孔材料滤饼,所述硅胶滤饼的用量为20-180重量份,所述凹凸棒石的用量为20-180重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介孔材料滤饼,所述硅胶滤饼的用量为50-150重量份,所述凹凸棒石的用量为50-15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54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锂电池介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球形沸石介孔复合材料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 介孔复合材料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2,2‑二甲基‑4‑甲基‑1,3‑二氧戊环的制备方法
- 绿泥石介孔复合材料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环己酮甘油缩酮的制备方法
- 类沸石咪唑骨架-介孔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球形沸石介孔复合材料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球状伊利石介孔复合材料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球状海泡石介孔复合材料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介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获得的耐高温隔热保温材料
- 制备包含金属纳米颗粒的介孔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作为催化剂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