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肿瘤热疗药丸及其制备装置、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5707.3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7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来;仲崇高;唐红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万化集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9/28;A61K9/3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药丸 及其 制备 装置 工艺 | ||
1.一种肿瘤热疗药丸,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药物;和
将核心药物进行包裹的外壳;其中
所述核心药物为遇水放热反应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热疗药丸,其特征在于,
所述遇水放热反应物质包括:无机碱性化合物、有机碱性化合物、无机酸性化合物、有机酸性化合物、碱金属或碱金属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
构成所述外壳的物质包括:无机油、有机油、无机高分子聚合物或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药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制备包裹药丸的微流控芯片,以及
与该微流控芯片相连的核心药物注射装置、外壳材料注射装置;其中
所述微流控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固化装置,且将进入固化装置的包裹药丸的外壳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与核心药物注射装置相连通的第一微流道,与外壳材料注射装置相连通的第二微流道,且第一微流道的末端为一注射嘴连接第二微流道的侧壁;以及
所述第二微流道的侧壁上且位于注射嘴后端还设有一用于切断溶液的气刀,一微型气泵连接该气刀;其中
所述外壳材料注射装置推入外壳溶液进入第二微流道内,且在注射嘴处停止,并将注射嘴包裹;核心药物注射装置通过第一微流道、注射嘴将核心药物推入至外壳溶液中后,所述外壳材料注射装置持续推入外壳溶液,并在气刀处通过气流切断已包裹核心药物的外壳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化装置为加热固化或紫外线固化设备,以及
位于所述固化装置的输出端还连接有药品收集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丸制备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模块,即
所述处理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核心药物注射装置、外壳材料注射装置,以及微型气泵、固化装置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丸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裹药丸为肿瘤热疗药丸;其中
所述核心药物为高浓度NaOH溶液;以及
所述外壳溶液为紫外光敏性固化材料。
8.一种药丸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外壳溶液将核心药物包裹后,进行固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丸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丸制备工艺通过药丸制备装置实现,即
所述药丸制备装置包括:
用于制备包裹药丸的微流控芯片,以及
与该微流控芯片相连的核心药物注射装置、外壳材料注射装置;其中
所述微流控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固化装置,且将进入固化装置的包裹药丸的外壳固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丸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与核心药物注射装置相连通的第一微流道,与外壳材料注射装置相连通的第二微流道,且第一微流道的末端为一注射嘴连接第二微流道的侧壁;以及
所述第二微流道的侧壁上且位于注射嘴后端还设有一用于切断溶液的气刀,一微型气泵连接该气刀;其中
所述外壳材料注射装置推入外壳溶液进入第二微流道内,且在注射嘴处停止,并将注射嘴包裹;核心药物注射装置通过第一微流道、注射嘴将核心药物推入至外壳溶液中后,所述外壳材料注射装置持续推入外壳溶液,并在气刀处通过气流切断已包裹核心药物的外壳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万化集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万化集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57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肥烘干冷却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香料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