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悬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装装置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6486.1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东;王冰飞;杨发兵;李军;刘辉;张庆余;栾文爱;李新宇;韩友明;崔秀生;夏海林;李猛;张谦;赵华颖;魏昌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58 | 分类号: | E04D13/158;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悬挑斜外檐 面板 反向 安装 装置 制作方法 | ||
1.一种大悬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上导轨,所述上导轨(1)有两个,纵向设置在悬挑斜外檐(5)的顶部,且两个上导轨(1)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
悬挑钢架,所述悬挑钢架(2)安装在上导轨(1)上,并与上导轨(1)滑动连接;其中悬挑钢架(2)的前端超出悬挑斜外檐(5)的前端;
下导轨,所述下导轨(3)纵向连接在悬挑斜外檐(5)下方的结构柱(9)上、靠近悬挑斜外檐(5)与结构柱(9)的连接位置处;
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4)平行于悬挑斜外檐(5)底面、且沿横向通长布置在悬挑斜外檐(5)的下方;所述移动平台(4)的前端超出悬挑斜外檐(5)的前端、通过吊索(8)悬吊在悬挑钢架(2)上,移动平台(4)末端滑动连接在下导轨(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悬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斜外檐(5)为钢桁架结构,其末端固定连接在结构柱(9)上;所述悬挑斜外檐(5)的底面为一倾斜面,悬挑斜外檐(5)顶部的前端设有纵向的桁架主梁(51),悬挑斜外檐(5)顶部的中间设有纵向的桁架次梁(52),其中桁架主梁(51)与桁架次梁(52)之间的间距不大于 3.5m~4.0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大悬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1)分别对应连接在桁架主梁(51)的顶部和桁架次梁(52)的顶部;其中位于桁架主梁(51)顶部的上导轨为槽钢导轨,位于桁架次梁(52)顶部的上导轨为工字钢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大悬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钢架(2)包括有悬挑梁(21)、连梁(22)、支撑在悬挑梁(21)下方的立柱(23)以及连接在立柱(23)底部的钢轮(24);
所述悬挑梁(21)有两根、沿纵向平行间隔设置,且两根悬挑梁(21)之间的间距为1200mm~1800 mm;
所述立柱(23)有四根,呈矩形支撑在两根悬挑梁(21)的中部和末端,且横向相邻的两根立柱(23)之间的间距与两个上轨道(1)之间的间距相对应;
所述连梁(22)有两根,连接在纵向相邻的两根立柱(23)之间,使悬挑梁(21)、立柱(23)与连梁(22)构成一个整体;
所述钢轮(24)包括有四组,分别连接在立柱(23)底部与上导轨(1)之间;其中与槽钢导轨相连接的钢轮为单钢轮,单钢轮的下部对应嵌在槽钢导轨的卡槽中;与工字钢导轨相连接的钢轮为双钢轮,双钢轮分别位于在工字钢导轨腹板两侧、上下翼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大悬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斜外檐(5)下方的结构柱上、靠近悬挑斜外檐(5)与结构柱(9)的连接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水平的三角形支架平台(6);所述支架平台(6)有一组、且沿纵向平行间隔布置;
所述下导轨(3)为槽钢导轨,固定连接在一组支架平台(6)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大悬挑斜外檐面板反向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4)包括有台阶(43)、下弦梁(41)、上弦梁(42)、护栏(44)、竖向撑杆(45)和水平撑杆(46);
所述台阶(43)由一组钢踏步单元紧密连接而成,其中台阶(43)的底面为倾斜面,倾斜角度与悬挑斜外檐(5)底面倾斜角度相对应;
所述下弦梁(41)有两根,分别连接在台阶(43)底面两侧边位置处;
所述水平撑杆(46)有一组,沿着移动平台(4)的长轴向、平行间隔连接在两根下弦梁(41)之间;
所述上弦梁(42)有两根,分别连接在台阶(43)两侧、位于下弦梁(41)的正上方;
所述护栏(44)布置在台阶(43)两侧,且其顶部超出台阶(43)的顶部,超出部分的长度为1000 mm ~1400 mm;
所述竖向撑杆(45)沿移动平台(4)的长轴向、平行间隔连接在上弦梁(42)与护栏(44)之间,其中相邻两根竖向撑杆(45)之间的间距2000mm~24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64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的屋顶融雪系统
- 下一篇:一种易于维修的光伏屋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