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动先导式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6646.2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原涛;杜仁辉;文刚;李长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特恩达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6K31/06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导 电磁阀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动先导式电磁阀,旨在解决现有的电磁阀为直动式或先导式,单独使用时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种直动先导式电磁阀,包括阀体、阀瓣、阀杆、阀盖、动铁芯、静铁芯和线圈;阀体内设有进气腔、平衡腔和出气腔;线圈环绕在动铁芯的外侧,动铁芯滑动地设置在阀盖上并相对静铁芯滑动。阀杆固定在动铁芯的底部,阀瓣设置在阀杆的底部,阀瓣顶部与阀盖底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阀瓣的顶部设有凹槽,阀杆的底部插接在凹槽内,凹槽的底部设有泄压孔,凹槽内设有使阀杆底部密封并抵靠在泄压孔上的密封弹簧。本发明能实现直动和先导阀门两种功能,口径从小到大的阀门都能在零到高压的范围内正常工作,同时开阀对压差也没有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阀,尤其涉及一种直动先导式电磁阀。
背景技术
现有通电开启的电磁阀一般采用的是直动式,针对工作压力比较高的采用先导式。
直动式电磁阀结构紧凑,通电后直接开启,但是工作压力比较低且多为小口径阀门。
先导式则不受阀门口径和工作压力的影响,运用分步打开流道的方式实现开启功能,但阀门进气腔出气腔必须存在一定的压差且动作缓慢,同样存在使用环境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动先导式电磁阀,旨在解决现有的电磁阀为直动式或先导式,单独使用时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直动先导式电磁阀,包括阀体、阀瓣、阀杆、阀盖、动铁芯、静铁芯和线圈;所述阀体内设有进气腔、平衡腔和出气腔;线圈环绕在动铁芯的外侧,动铁芯滑动地设置在阀盖上并相对静铁芯滑动,线圈通电时,动铁芯的顶部与静铁芯的底部相互吸引。
阀杆固定在动铁芯的底部,阀瓣设置在阀杆的底部,阀瓣顶部与阀盖底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阀瓣的顶部设有凹槽,阀杆的底部插接在凹槽内,凹槽的底部设有泄压孔,凹槽内设有使阀杆底部密封并抵靠在泄压孔上的密封弹簧。
阀瓣上设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线圈断电时,复位弹簧推动阀瓣,使第一密封部将进气腔与平衡腔密封隔离,使第二密封部将出气腔与进气腔密封隔离且将出气腔与密封腔密封隔离;第一密封部上设有连通进气腔和平衡腔的压差平衡孔,压差平衡孔的孔横截面积小于泄压孔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阀杆底部设有弹性密封件。
进一步,凹槽的底部设有环绕泄压孔设置的凸环。凸环抵靠在弹性密封件上,可以提高阀杆密封压差平衡孔的效果。
进一步,凹槽的端口处设有导向板,阀杆滑动地穿设在导向板内。
进一步,阀杆底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凸沿,密封弹簧设置在导向板与凸沿之间。
进一步,泄压孔横截面积为压差平衡孔横截面积的2~6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包括低压开阀和高压开阀两种方式。
低压开阀:当进气腔与出气腔压差比较小压差可以为零时,作用在阀瓣上且向下的力有弹簧的作用力及气压力,此时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场,被磁磁化的动铁芯和静铁芯会产生相应的吸力,由于静铁芯固定动铁芯就会带动阀杆和阀瓣往上运动。因为气压比较低作用在阀瓣上且向上的动铁芯拉力大于向下的气压力和弹力,故此时阀瓣会被直接拉起。进气腔与出气腔连通。
高压开阀:当进气腔与出气腔压差比较大时,气压力和弹力大于动铁芯的拉力,阀瓣不会往上运动,但动铁芯和阀杆依然会克服小弹簧的作用力往上运动从而打开泄压孔,由于平衡腔的气体是通过进气腔从压差平衡孔流入,同时从泄压孔流出,而泄压孔的面积大于压差平衡孔的面积,以致平衡腔的气体流出大于流入,平衡腔向下的气压就会比进气腔的气压小数倍;此时阀瓣所受的向下的平衡腔气压力和弹力小于向上的进气腔气压力和动铁芯拉力,阀瓣就开始往上运动,从而实现开阀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特恩达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特恩达燃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6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