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CO2吞吐对盲端油微观驱替过程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6896.6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8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己全;卢培华;陈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观 盲端 岩心模型 产物收集装置 温度调节装置 压力调节装置 岩心夹持器 理论支持 模拟地层 模拟压力 模拟装置 微观条件 温度调节 压力调节 注入装置 油井 夹持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CO2吞吐对盲端油微观驱替过程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用于对微观岩心模型内的盲端油进行驱替,包括:用于夹持微观岩心模型的岩心夹持器;用于将微观岩心模型的温度调节至模拟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用于将微观岩心模型的压力调节至模拟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用于使微观岩心模型达到模拟地层状态的模拟装置;用于向微观岩心模型中注入CO2的CO2注入装置;用于收集开采产物的产物收集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拟CO2吞吐对盲端油微观驱替过程的方法,通过对CO2吞吐驱替盲端油的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微观条件下CO2吞吐对油井盲端油驱替效果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而为盲端油的二次开采提供理论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CO2吞吐对盲端油微观驱替过程的系统和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拟CO2吞吐对高温高压油井盲端残余油驱替过程的微观可视化系统和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O2在油中具有很高的溶解度,CO2溶于原油后,能够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下降,并且能够降低两相的界面张力和最小混相压力,因此,将CO2注入油层,不能能够大幅度提高采收率,而且可达到CO2封存和减排的目的,满足环境保护和油藏高效开发的双重要求。尤其是近几年来,利用CO2吞吐驱油成为了最重要的驱油方法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分析和研究CO2吞吐对原油的驱替机理对于油藏开采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CN201110393334.6中公开了一种水平油井CO2吞吐控水增油方法,利用工艺管柱将适量的CO2注入到条件适宜的非正常水淹的水平井中,关井一段时间,使注入的CO2与层内流体进行物理化学反应,开井后控制生产,产油量明显上升。该方法只从宏观上对CO2吞吐控水增油进行了研究,并不能从微观机理角度对CO2吞吐提高高温高压油井盲端残余油驱替效果进行评价。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0541936.4中公开了一种化学剂辅助CO2吞吐提高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将化学剂与CO2吞吐相结合,在进行过多轮次CO2吞吐,化学剂与CO2的协同作用下的多轮次吞吐后,油井仍能够保持较高的采油量。但是该方法只从工艺的角度对CO2吞吐进行了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于采用降粘剂和/或起泡剂作为化学剂对CO2吞吐的辅助效果,并不能从微观机理角度对CO2吞吐提高高温高压油井盲端残余油驱替效果进行评价。
在实际原油开采过程中,经过气驱、水驱或聚合物驱等手段进行原油开采后,还有大量的原油作为残留油滞留在岩心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残留油分布于岩心的盲端中,如何对这部分盲端残余油(盲端油)进行开采,以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是目前实际生产和理论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分析与研究CO2吞吐对盲端油的驱替机理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很少有学者研究CO2吞吐对油井盲端残余油的驱替机理,也没有一种模拟微观条件下CO2吞吐对高温高压油井盲端残余油驱替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CO2吞吐对盲端油微观驱替过程的系统和方法,通过模拟微观条件下CO2吞吐驱替盲端残余油的过程,从而能够对微观条件下CO2吞吐驱替盲端残余油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为CO2吞吐驱替盲端油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6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