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参数估计的线控转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7367.8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万忠;樊密丽;张寒;李艳;高琪;王云琦;邹松春;章雨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6/00;B62D119/00;B62D137/00;G06F30/15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参数估计 转向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参数估计的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1)及其连接机构Y、方向盘转角传感器(2)、方向盘转矩传感器(3)、路感电机A、路感电机电流传感器(6)、转向电机B、转向电机电流传感器(7)、齿轮齿条转向器(4)、位置传感器(5)、前轮转角传感器(8)、车速传感器(9)、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信号整合模块C以及电机电流控制模块D,其中:
所述方向盘(1)通过连接机构Y的转向管柱与路感电机A连接,方向盘转角传感器(2)与方向盘转矩传感器(3)均安装在转向管柱上,所述方向盘转角传感器(2)采集方向盘(1)的转角信号,方向盘转矩传感器(3)采集方向盘(1)上施加的力矩信号,所测得的转角信号和力矩信号输入到传感器信号整合模块C的输入端;
所述路感电机电流传感器(6)与路感电机A安装在一起,所述路感电机电流传感器(6)用于检测输入路感电机A的电流信号,并将检测到的输入路感电机A的电流信号输入到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
所述转向电机B与齿轮齿条转向器(4)相连,转向电机电流传感器(7)与转向电机B安装在一起,所述转向电机电流传感器(7)检测输入转向电机B的电流信号,并将检测到的输入转向电机B的电流信号输入到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
所述齿轮齿条转向器(4)上安装位置传感器(5),所述位置传感器(5)用于采集齿轮齿条转向器中齿条的位移信号,并将检测到的位移信号输入到传感器信号整合模块C的输入端;齿轮齿条转向器(4)与前轮相连接;
所述前轮转角传感器(8)以及车速传感器(9)安装在前轮上,所述前轮转角传感器(8)用于检测前轮的转向角的信号,所述车速传感器(9)用于检测汽车的实时的车速信号;测得的转向角的信号和车速输入到传感器信号整合模块C的输入端;
所述传感器信号整合模块C,其输入端接收方向盘转角传感器2、方向盘转矩传感器3、位置传感器5、前轮转角传感器8、车速传感器9,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整合计算,将整合的信号输出,传送至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
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输入端接收传感器信号整合模块C的输出端的信号、路感电机电流传感器(6)以及转向电机电流传感器(7)输入的电流信号,经计算,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电机电流控制模块D;
所述电机电流控制模块D的输入端接收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的电子信号,依据此信号,计算出控制路感电机A和转向电机B的电流信号并输出,以控制路感电机A、转向电机B产生相应的力矩,从而得到准确而稳定的转向反应;
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方向盘以力矩和转角输入,借助连接机构Y、齿轮齿条转向器(4)将力矩以及转角传递到前轮,以实现转向的操作;
步骤2,方向盘转角传感器(2)采集方向盘(1)转角信号,方向盘转矩传感器(3)采集方向盘(1)上施加的力矩的信号,位置传感器(5)采集齿轮齿条转向器4中齿条的位移信号,前轮转角传感器8采集前轮的转向角的信号,车速传感器9采集到汽车的实时的车速信号,采集到的信号传输到传感器信号整合模块C中,经过该模块的整合计算,将整合后的信号输入到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中;与此同时,ECU中的粒子滤波估计器估计实时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以预测汽车实时的运动姿态;
步骤3,转向ECU依据输入的信号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电机电流控制模块D;
步骤4,电机电流控制模块D接收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的驱动信号后,经电机电流控制模块D中控制器计算分析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路感电机A和转向电机B的输入电流,从而使得路感电机A和转向电机B以不同的力矩输出来得到不同的适应当前工况的转向角度,进而得到稳定的转向状态;
所述步骤2中粒子滤波估计器估计得到实时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的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骤:
步骤2.1:建立整车二自由度的整车模型;
其中:β车身质心侧偏角;ωr为汽车横摆角速度;k1为汽车前轮侧偏刚度;k2为汽车后轮侧偏刚度;m为汽车整车质量;u为车速;a为汽车质心到前轴的距离;b为汽车质心到后轴的距离;Iz为汽车转动惯量;δf为汽车前轮转角;
步骤2.2状态初始化,即t=0时,通过加权随机样本近似表示汽车的状态的后验分布,设π[x(0)]为系统的初始建议分布,即是初始重要性函数;从建议分布中随机抽取N个样本,即i=1,2,,N;按照初始重要性函数π[x(0)]选取初始粒子群[xi(0)]i=1,2,,N;样本从i=1,2,,N,估计初始粒子的重要性权值:
将样本归一化处理,获得初始重要性权值:
上式中,ω[x(0)]为初始粒子的重要性权值;z(0)为初始时刻所观测的向量;xi(0)为初始时刻的状态向量,p[z(0)|xi(0)]为初始时刻所观测的向量的概率分布;p[xi(0)]为初始时刻的状态向量的概率分布;π[xi(0)|z(0)]为初始时刻重要性函数;ωi(0)为归一化的初始重要性权值;ω[xi(0)]为初始时刻初始粒子群的重要性权值;
步骤2.3,汽车状态估计的时间更新:令t=k-1,k>1;样本从i=1,2,…,N,按照重要性函数选取更新状态后的粒子群[xi(k)]i=1,2,…,N,且xi(k)=f[xi(k-1)];
步骤2.4,汽车状态的观测更新:t=k;样本从i=1,2,…,N,在已获得z(k)的情况下,估计重要性权值系数:
归一化处理重要性权值:
上式中,xi(k)为k时刻的粒子群;ω[xi(k)]为k时刻的粒子群的重要性权值;z(k)为k时刻的观测向量;p[z(k)|xi(k)]为k时刻的观测向量概率分布;p[xi(k)|xi(k-1)]为k-1时刻的概率分布;为k-1时刻的重要性函数;为k时刻的观测向量;
步骤2.5系统重采样
样本从i=1,2,…,N,根据重要性权值ωi(k),分别复制高权值粒子,舍弃低权值粒子,消除小权值的粒子在粒子滤波中的影响,从而重新产生N个粒子群[xi(k)]i=1,2,…,N;样本从i=1,2,…,N,归一化权值
步骤2.6输出汽车状态估计结果:
根据上述粒子群及状态后验分布,汽车的状态估计结果可如下表示:
上式中,x(k)为k时刻的状态;ωi(k)为归一化的权系数;δ[x(k)-xi(k)为k时刻的Dirac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参数估计的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经电机电流控制模块D中控制器计算分析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路感电机A和转向电机B的输入电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建立控制对象的模型
控制器的控制对象是线控系统中的转向电机B,考虑横风以及随机路面激励的干扰,令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为控制变量为u=[ui],干扰信号向量为ω=[Fr Fw]T以及输出信号向量为y=[r β];建立的控制对象模型如下:
D1=[0];D2=[0];
式中:θm为转向电机的转角;yr为齿条位移;ia为转向电机的电;β为质心侧偏角;r为横摆角速度;ui为转向电机电压;Fr为路面随机激励产生的力矩;Fw为横风产生的力矩;Ks是转向电机及减速机构总成的刚度系数;Jm是转向电机的转动惯量;N是方向盘到前轮的总的传动比;Bm转向电机的阻尼系数;ig是转向器传动比;rp是小齿轮半径;mr是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当量质量;d为轮胎拖距;Br齿轮齿条转向器的阻尼系数;Cf是汽车前轮的侧偏刚度;a、b分别是前、后轴到质心的距离;V是汽车的纵向速度;m是整车质量;kb是转向电机转矩系数;L是转向电机电磁感应系数;R是转向电机的电枢电阻;μ是道路轮胎摩擦系数;Cr是汽车后轮的侧偏刚度;Iz是汽车的转动惯量;Iw是横风的作用点到汽车质心的距离;
步骤4.2求取控制器
将此随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定义为:
其中:A、B、C均为状态空间矩阵;x(t)为状态变量;u(t)、y(t)分别是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向量;ξ(t)、θ(t)均是汽车所受到的干扰,并且它们的协方差矩阵是E[ξ(t)ξT(t)]=Ξ≥0和E[θ(t)θT(t)]=Θ>0;
所述控制器是以求取控制对象的最小性能指标函数为控制目标:
即是求:其中,z(t)是状态变量x(t)的线性组合,即是z(t)=Mx(t),M表示状态变量x(t)的组合系数;Q、R分别是状态变量矩阵的权重函数和输入变量矩阵的权重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73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转向稳定性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转向装置、行进系统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