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7929.9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涛;韩凤;孙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农富源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12N1/20;C12R1/11;C12R1/085;C12R1/4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耕作 土壤 高效 修复 复合 微生物 | ||
1.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后的菌液,以及复合吸附载体,菌液和复合吸附载体的质量比是0.01-0.2∶1-5,活菌数为2.2-8.6亿/克;
其中,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巨大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及恶臭假单胞菌;其中,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及恶臭假单胞菌的菌液质量比为1-3∶0.1-0.6∶0.2-0.5∶0.6-1.3;
所述的复合吸附载体包括农作物秸秆、活性炭和硅藻土;该复合载体的颗粒直径为0.6-10mm;其中,所述的农作物秸秆、活性炭、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00-200∶1-5∶6-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及恶臭假单胞菌的菌液质量比为2∶0.6∶0.4∶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作物秸秆、活性炭、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60∶4∶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或高粱秸秆。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菌种的发酵
将巨大芽孢杆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一菌液;将蜡样芽孢杆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二菌液;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三菌液;将恶臭假单胞菌利用发酵设备发酵生产,得到发酵后的第四菌液;将所得四种菌液按照质量比1-3∶0.1-0.6∶0.2-0.5∶0.6-1.3混合,得到混合菌液;
步骤二、复合吸附载体的制备
将农作物秸秆使用破碎机破碎后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活性炭和硅藻土,再加入水,搅拌均匀并造粒,烘干后,使用高温蒸汽灭菌,蒸汽温度为126℃,蒸汽压力为0.145MPa,接触时间为5min,灭菌后备用,制备的复合载体的颗粒直径为0.6-10mm;
步骤三、菌剂的制备
将步骤一的混合菌液与步骤二的复合吸附载体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尿素、硝酸钾、过磷酸钙、硼砂和氨基寡糖;其中尿素、硝酸钾、过磷酸钙、硼砂和氨基寡糖的用量分别是混合菌液质量的10-20倍、10-15倍、3-10倍、1-5倍和3-12倍;
步骤四,成品的制备
将步骤三的混合后的菌剂粉碎至颗粒直径为0.6-10mm,得到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600-1100m2/g;所述的硅藻土的比表面积为50-75m2/g,孔隙率达90%以上。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作土壤高效修复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常规施肥混匀施于土壤表层土中,修复周期为植物生长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农富源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农富源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79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臭有机肥
- 下一篇:一种水稻秧苗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