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蛹虫草紫外线二次诱变育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8540.6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2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保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保福 |
主分类号: | C12N15/01 | 分类号: | C12N15/01;C12N13/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虫草 紫外线 二次 诱变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药用菌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外线二次诱变育种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菌种的变异量的蛹虫草紫外线二次诱变育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拉丁学名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又名虫草,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与人参、鹿茸齐名,为传统三大补品之一。其营养成分高于人参,可入药,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咯血,盗汗,肾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
蛹虫草(拉丁学名Cordyceps militaris),又称作北冬虫夏草、北虫蛹草、北蛹虫草等,属于麦角菌科虫草属,与冬虫夏草同属异种,药用价值与驰名中外的冬虫夏草相似。蛹虫草世界性分布,天然资源数量很少,在我国主要产于云南(昆明、安宁、江川)、吉林(安图、永吉)、辽宁(沈阳)、内蒙古(哲里木盟)等地,生于针、阔叶林或混交林地表土层中鳞翅目昆虫的蛹体上。
蛹虫草对环境的要求较低,液体发酵可形成菌丝体,人工大规模固体培养可获得子座。蛹虫草的成分如虫草多糖和虫草酸,与天然的冬虫夏草的含量相当,有些成分的含量甚至超过冬虫夏草,如虫草素的含量是天然冬虫夏草的35倍以上。蛹虫草的有效活性成分虫草多糖被认为是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可激活肌体的免疫细胞。与冬虫夏草相比,蛹虫草具有以下几个优点:蛹虫草作为虫草属的模式种,分布广泛,为世界各国学者所认识和接受;蛹虫草已在人工条件下育成了完整子座;蛹虫草含有虫草素和虫草多糖,其独特药理作用已日益引起药学界的高度重视。因为具有以上优点,蛹虫草已经成为虫草属中药用虫草菌中的佼佼者。
由于蛹虫草独特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科研价值以及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人工培育蛹虫草的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蛹虫草栽培是一系列复杂操作的工作程序,包括菌株选择、母种选育与保存、菌种制备、出草管理以及市场销售等,每个程序都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其中育种又是这些程序中的首要内容,没有优良的菌种,其他工作程序的准备或优化就没有基础,最终可能直接造成蛹虫草减产或栽培失败。
然而现有的蛹虫草人工培养多关注改进或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或总体考虑各个步骤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少关注菌种驯化。例如,CN1724641A公开了一种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营养基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发明主要通过选取不同的原料,包括胡萝卜、葡萄糖等物料,然后进行充分混合,再加入一定量的链霉素后进行发酵,制得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营养基;然后在培育北冬虫夏草的过程中进行温度、时间的不同控制,以达到较好的培育效果。CN101463325A公开了一种北冬虫夏草工厂化栽培方法,经菌种制备、配料装瓶、灭菌、接种、培养、出草采收步骤、工厂化栽培北冬虫夏草,采用了常见的人工代料作为培养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该发明获得的北冬虫夏草质量稳定性好,生物转化率高。CN104054513A公开了一种可以代替冬虫夏草入药、能代替天然冬虫夏草药源的北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该技术方案包括下列步骤:(1)母种制备;(2)母种转原种和栽培种;(3)悬浮液菌种或/液体菌种的制备;(4)北冬虫夏草菌种的人工栽培。该发明公布的北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能够增加冬虫夏草的产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蛹虫草人工培养菌株筛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蛹虫草紫外线二次诱变育种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大幅度地增加菌种的变异量,从而有利于技术人员从诱变后的群体中筛选优良菌株。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蛹虫草紫外线二次诱变育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蛹虫草孢子悬浮液;
2)第一次诱变处理;
3)第二次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4)挑菌筛选。
优选地,所述第二次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的照射时间为1~2.5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次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照射时间为2分钟。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诱变处理选自紫外线诱变处理、X光线诱变处理、Y射线及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5-溴尿嘧啶诱变处理、氮芥诱变处理、N"广甲基N"亚硝基胍诱变处理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诱变处理为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照射时间为0.8~1.5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次诱变处理为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照射时间为1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保福,未经周保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