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季早稻种植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8647.0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华胜;王宜坤;孔德权;高时凤;蒋光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早稻 种植 肥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季早稻种植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统计,我国水稻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9%,90%以上集中在南方稻作区,其中双季稻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水稻也是需肥量最多的作物之一,我国每季稻施氮量平均为180kg/hm2,比世界稻田平均用量75%左右。过量氮肥施用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同时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和资料浪费,增加了作物生产成本,污染了生态环境。合理施肥不仅是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而且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提高与追肥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由于水稻生长的特殊环境和多次追肥的施肥方式,使水稻生产劳动强度大,施肥技术要求高。目前常用的水稻专用肥不能达到一次性施肥满足水稻整个生育期需要。现有缓控释效果较好的硫包膜和树脂包膜肥料,由于存在对土壤环境造成潜在污染,成本高昂,生产不灵活和方便,与现有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兼容性差等问题,因此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在已有复合肥工艺基础上大规模生产、应用。
通过缓释肥料的使用达到节本增效、生态环保成为目前肥料研究中有效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关于缓释肥料在水稻上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增产效果不稳定,对不同土壤、不同氮源肥料、不同种植制度和不同气候特点等条件下适应性较差的缺点,尤其针对南方双季稻区研究其制备方法的相关技术和专利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季早稻种植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前处理粘土包裹尿素、磷酸二氢钾、胺鲜酯制备缓释肥料,所制备的肥料对水稻种植起促进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季早稻种植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粘土去除杂质后烘干并研磨成粉末;
b、通过稀硝酸对粘土粉末进行前处理;
c、配制硝酸钾溶液,对前处理的粘土粉末进行包钾处理;
d、将尿素、磷酸二氢钾、胺鲜酯混合后制备肥料内核,并将肥料内核与前处理粘土粉末加入至圆盘造粒机中造粒,烘干冷却后得到产品。
步骤b具体操作为:取35-45%的稀硝酸与粘土粉末倒入容器中,置于80℃水浴条件下搅拌均匀,离心弃上清液,得到前处理的粘土粉末。
所述稀硝酸与粘土粉末的固液比为1:1.5-2.5。
步骤c具体操作为:将浓度为8%-10%的硝酸钾溶液与前处理的粘土粉末混合后搅拌均匀配制分散液,置于80℃水浴震荡30min,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洗涤后置于80℃烘箱中烘干,冷却至室温后研磨过筛得到包钾粘土粉末。
所述硝酸钾溶液与前处理的粘土粉末固液比为1:16.5-18.5。
步骤d具体操作为:将重量比为3.4-3.8:2.2-2.6:0.5-0.8的尿素、磷酸二氢钾、胺鲜酯加入至浓度为1.8%萘乙酸钠溶液中,固液比为1:3.5-4,混合均匀后滴入5%的硝酸钾溶液中,形成球形肥料内核。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对粘土采用酸洗、包钾前处理,酸洗提高粘土纯度的同时,减少粘土密度,同时增加其比容和比表面积,改善孔结构,包钾可以使粘土分散的矿物单晶片形成柱层状缔合结构,在缔合颗粒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可以容纳吸附质,进一步提高吸附能力,同时采用前处理粘土包裹尿素、磷酸二氢钾、胺鲜酯制备缓释肥料,所制备的肥料对水稻种植起促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双季早稻种植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顺序的制备步骤:
a、取粘土去除杂质后烘干并研磨成粉末;
具体的,称取500g粘土,过10目筛去除大颗粒杂质,将粘土与蒸馏水按照固液比1:10混合后,重复2次后,置于80℃烘箱中烘干,冷却至室温后研磨过120目筛得到粘土粉末;
b、配制稀硝酸,对粘土粉末进行前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直播田肥水灌溉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四棱豆的高产高质有机缓释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