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珍珠贝微胶囊饲料投喂系统及自动投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2235.4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0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恒;张家炜;廖永山;蔡炜裕;邓岳文;杨创业;杜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A01K6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珍珠贝 微胶囊 饲料 投喂 系统 自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珍珠贝养殖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珍珠贝微胶囊饲料投喂系统及自动投喂方法。
背景技术
马氏珠母贝、大珠母贝、珠母贝均为海水珍珠贝,其中马氏珠母贝是我国海水珍珠生产的主要贝种。海水珍珠养殖一直采用在近岸海湾或港口利用笼具吊养的养殖模式,该模式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海区养殖水域环境的维持,并存在几个重大缺陷:一是受到气候和水文条件的极大制约,台风、暴雨和近海水域频发的赤潮等灾害时常使养殖户遭受重大损失;二是随着工农业排污加剧,以及近海鱼虾高密度养殖业的发展,海区环境日益恶化,造成育珠贝生长慢、矿化能力减弱;三是大量污损生物和浮泥附着于育珠贝体表,贝体清理的劳动量很大,尤其在近年城市人力成本急速上升的情况下,传统养殖区大量青年人进入城市工作,造成养殖业劳动力严重短缺。在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海水珍珠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末达到产业巅峰后,呈现出持续快速下滑的趋势。因此,对现有养殖育珠技术和模式做出彻底的变革,研发全新的全人工控制的工厂化育珠模式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然条件下,珍珠贝以鳃过滤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依靠人工培养浮游植物无法满足室内高密度养殖珍珠贝的饵料需求。因此,开展珍珠贝工厂化养殖和育珠的首要工作和前提是开发粒径小、稳定性好、符合马氏珠母贝摄食方式和营养需求、可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全人工配合饲料。
常规的水产动物工厂化养殖的投饵方案,一般是每天投喂2-5次。珍珠贝为附着生活习性,没有主动捕食的能力,滤食速度慢,这种常规投喂方式会造成部分饵料未被滤食即沉降到池底或发生溶失,不仅造成饵料浪费,增大养殖成本,而且容易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增大换水量,增加能耗。在每天投饵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多次少量投饵可明显提高饵料利用率,提升养殖效益,但是,人工进行多次少量投饵又大大增加了劳动成本。
上述论述内容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将被描述和/或主张的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相关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相信该论述内容有助于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因此,应了解是以这个角度来阅读这些论述,而不是承认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珍珠贝微胶囊饲料投喂系统及自动投喂方法,其可实现定时定量自动化投喂,能有效减少养殖过程中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为完善珍珠贝工厂化养殖提供技术保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珍珠贝微胶囊饲料投喂系统,包括蓄水池、预混仓、投料装置、控制器,所述的蓄水池通过设置有抽水自吸泵的输水管道连接至预混仓,所述投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至预混仓,所述预混仓通过设置有分配自吸泵的投喂主管道连接至一分配水管接头的入水口,所述分配水管接头设置有多个出水口,每个出水口通过一根投喂分管道连接至一个养殖池,每根投喂分管道上设置有一个流量阀,所述抽水自吸泵、分配自吸泵、投料装置、流量阀的控制端均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预混仓内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磁力搅拌子,预混仓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可通过磁力带动磁力搅拌子转动的磁铁驱动器和驱动磁铁驱动器转动的电机。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磁铁驱动器包括旋转杆和设置在旋转杆两端的永磁铁,磁力搅拌子上设置有与永磁铁位置相对应的磁铁或导磁部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投料装置包括平台板、导轨、步进电机、饲料仓,所述饲料仓内部沿长度方向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子料仓,所述饲料仓通过导轨可滑动地设置在平台板上面,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饲料仓滑动,所述平台板上设置有与饲料仓的子料仓下端出料口对应的下料口。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饲料仓的侧部设置有齿条,所述步进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饲料仓的顶部设置配重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平台板上设置有水平仪。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饲料仓、步进电机、下料口均为两个,两个饲料仓平行设置,一个下料口对应一个饲料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22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