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器两级管理模块间通信握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3704.4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曲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刘继枝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两级 管理 模块 通信 握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两级管理模块间通信握手的方法,该方法是对于两级管理架构的服务器,管理模块间采用基于网络的通信方式时,上层管理模块集成DHCP服务器功能,在对接入上层管理模块网络的底层管理模块进行有效Hostname验证后,为底层管理模块分配有效的管理IP地址,进而上层管理模块和底层管理模块通过LAN接口进行高效通信。本发明简化了握手过程,省去了检测网络连通性的过程,实时性高,对通信带宽影响小。在通信可靠性及网络安全方面,底层管理模块可不对外提供管理接口,保证了底层管理网络的私密性及安全性,同时也可以规避手动设置底层管理模块IP造成局域网内IP地址冲突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服务器两级管理模块间通信握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服务器技术、大数据技术及云技术的发展,计算、存储环境高度密集,高可用高密度服务器平台以其经济性和实用性在云计算、数据中心、互联网应用中的需求日益剧增,逐步成为服务器规模化应用场景的理想选择。在高可用高密度服务器平台中想要快速、便捷、有效的管理众多的服务器节点,服务器的管理模块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客户应用定制化需求的增多,服务器管理模块的功能也逐步深入和完善。对于现有的两级管理架构服务器,用户通过两级管理模块完成对各服务器节点的管理,随着管理功能的深入及通信数据量的增大,两级管理模块间如何快速、稳定、高效的进行通信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两级管理架构的服务器平台中,管理模块分为上层管理模块(CMC,ChassisManagement Controller)和底层管理模块(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各个底层管理模块完成服务器机架上各个服务器节点的管理和控制,上层管理模块通过与各个底层管理模块的通信完成对服务器整机的管理和控制。为保障管理模块间通信的高效性通常优先选择基于LAN接口的网络通信,在上层管理模块向底层管理模块发送命令请求前通常需要先发送命令获取底层管理模块的 IP地址,再判断该IP地址是否连通,若网络处于连通状态,再发送命令请求。在编写网络通信程序时,不论作为服务端还是客户端,常常需要确保实时检测与对方的连接状态,调用select函数监控文件描述符(套接字)的连接状态是最普遍的方法,但是当遇到对方断电或者网络线路突然断开的情况时容易造成线程阻塞,若为保证实时性而频发的发送心跳包则势必会影响通信带宽。另外一种方法是每次都调用Ping命令封装,利用ICMP协议检测网络连通性,但基于网络安全的考虑,现大多数服务器的安全策略中均对Ping命令实行了屏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服务器两级管理模块间通信握手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服务器两级管理模块间通信握手的方法是对于两级管理架构的服务器,管理模块间采用基于网络的通信方式时,上层管理模块集成DHCP服务器功能,在对接入上层管理模块网络的底层管理模块进行有效Hostname验证后,为底层管理模块分配有效的管理IP地址,进而上层管理模块和底层管理模块通过LAN接口进行高效通信。
所述的上层管理模块中搭建DHCP服务器,在上层管理模块中安装DHCP服务后配置系统DHCP服务的配置文件dhcpd.conf,编辑网关、子网掩码和地址池,所述的地址池指定了动态分配IP地址的分配范围。
所述的底层管理模块配有两块网卡,分为共享口eth0和管理口eth1,配置 DHCP服务器只在管理口eth1上启动,操作如下:在 /etc/sysconfig/dhcpd 中,把启动端口的名称添加到 DHCPDARGS 的列表中:DHCPDARGS=et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3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